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迤车镇西土村:“种养结合、循环经济”蹚出乡村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4-01-22    来源:珠江网    浏览:7792

近年来,会泽县迤车镇按照“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庄园化、庄园旅游品牌化、品牌经济市场化”发展思路,在西土村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载体,围绕产业链,突出生态链,形成循环链,创新搭建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产业园,带领群众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西土产业园 

建链强链,“小农田”变身“产业园”。突破西土村传统耕地零散破碎、规模较小及农户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局面,回引致富带头人鲍林传,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整合沪滇协作资金350万元,帮助流转土地2000余亩,连点成片、纵横连横,建成500头肉牛养殖厂1个,建成藏香猪养殖场1个、标准化生猪养殖生产线2条,年出栏肥猪8000余头、藏香猪100余头;建成冷水养殖鱼塘70余亩,年产鱼20余吨;建成生态果蔬种植1500余亩。配备烤酒厂1座、生物颗粒燃料加工厂1座、粪污循环处理一体化设备1套。与农户积极探索肉牛“借母分犊、寄养帮养、四六分成,多养多得”利益联结模式,目前累计寄养帮养100余头,每头牛村民能获得分成2000余元。

粪肥还田,“污染源”变身“营养源”。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利用”原则,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建设畜禽粪污循环处理一体化设备,开展粪肥无害化处理,将粪肥还田,作为果蔬肥料,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双提升”。形成果蔬种植为养殖提供绿色食材、养殖粪污转化为果蔬粪肥再生利用、废弃秸秆树枝为生物颗粒燃料加工提供原料的闭环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变废为宝,推动产业资源废置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生猪养殖场和生物颗粒加工厂

加工重组,“废弃物”变身“新燃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投入180万元建设生物颗粒燃料制造厂房4000平方米,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引进配齐粉碎机、烘干机、造粒机、包装机、输送带等生产设备,将西土生态园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废弃秸秆、树皮木屑、木材边角料、核桃壳、玉米芯等进行加工重组,变身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有效替代传统煤炭,为西土村绿色生态循环产业体系提供新助力,产生新效益,实现变废为宝、二次增收。自建成以来,累计生产销售出生物质颗粒燃料13000余吨,销售订单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多点增收,“旧农人”变身“新工人”。不断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工会”融合发展模式,基地流转整合的2000余亩土地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获分红资金、以租赁土地获土地租金、以务工劳动得工资薪金的“三金”模式,实现入股稳收、租金增收、务工创收。目前,基地年均就地就便用工量达3.5万余人次,年均支付总工资380余万元。针对西土村13名特殊困难群体开发适宜岗位,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成立云南西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会,吸纳51名工会会员,自主创办了5个幸福生产大食堂,基地务工人员全部统一务工、统一就餐,实现种地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不断向着成为新型农业工人蜕变,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幸福生产大食堂

(通讯员:明文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