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迤车镇:乡村建设“细梳妆”,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日期:2024-02-06    来源:珠江网    浏览:2232

近年来,会泽县迤车镇紧紧围绕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两污治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的要求,按照群众参与转民风,民风转变争项目,项目建设惠民生,民生改善促增收的党群共建实干理念,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整治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磨黑村大坪子小组便是迤车实施村庄整治提升的典型示范村。

白墙黛瓦村巷净,绿树繁花处处春。在迤车镇磨黑村大坪子村民小组,白墙黛瓦的特色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呈现出些许江南意境;青石板铺就的村内巷道,搭配上旧石料搭建的小花坛、小菜园,为绿美村庄增添光彩;青石华表上雕刻着祖辈相传的村训村风耀眼而夺目;村口“一村一韵”的特色墙体画将乡情融于艺术,用艺术展示村风,相得益彰、交相呼应。种种画面是大坪子特色村居的一个缩影,也是迤车镇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亮出特色村居的“牌子”,村庄规划“潮起来”。在大坪子小组的规划建设中,迤车镇坚持亮出特色村居的“牌子”,以村庄建设和谐自然为准则,一村一案,摒弃千村一面的建设模式,邀请党员群众建言献策,共商建设方案,建设原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建设色调和样式尽可能遵循村庄的原有格局和风貌,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土味道、乡村风貌,做到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诗和远方。让群众既能外出增收致富,回家仍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当前,无序违规建房是破坏耕地保护的一大难题,合理的村庄规划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抓手,我们把村庄规划文本在村组显眼的位置进行公示公告,把哪里是村庄边界、哪里是耕地、哪里是建设用地进行重点标注,尤其是对哪些是宅基地范围可以用建房、哪些虽然在边界内但不能建房的地块用最直观的方式标注出来,让群众一目了然,自觉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村庄建设。”迤车镇党委副书记蔡征锋说。

立起净化美化的“杆子”,环境整治“靓起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迤车镇坚持把“两污”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按照“大小三格收集治理”的模式开展村庄“两污治理”。根据大坪子的村民分布和地势特点,迤车镇对具备条件的群众,动员在房屋周围建成小三格处理池11座,对不具备条件的统一规划建设大三格收集治理,目前已建成30方三格处理池两座,并在传统三格的基础上增加了沉沙过滤池和生态净化池,实现两个片区群众污水全部统一收集治理,生态净化池出来的余水还可用于灌溉附近的耕地,达到生态循环的效果。

同时,迤车镇对大坪子村内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完善,并按照建设绿美村庄的要求,聚焦“护绿、增绿、管绿、活绿”,见缝插绿,将“绿美”绣进村庄发展蓝图。对大坪子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和堆放废弃物的地点进行集中整治改造,开展“四乱”“三堆”整治,从本村寻找旧石料搭建小花坛,栽种绿植花苗,绿化后纳入村民门前包保管理责任条款,交由群众管理,并组织村组进行点评打分,列入“红黑榜”,对管理不善的在黑榜上公示并要求群众补植补种。

“路面更加平整干净了,也没有了污水乱排现象,而且村内的各个角落都有了绿化,村口的墙体画栩栩如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都变得舒畅了!”大坪子村村民杜如彪高兴地说。

树起党群共治的“旗帜”,基层治理“活起来”。在大坪子的活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有着厚重历史气息的青石华表,上盖雕刻着“金钟长鸣”四个大字,四面雕刻着“永遵孝义文明,永守法纪清廉,勇攀科富高峰、永禁赌博与毒”四句碑文,这座华表建成于1997年,是大坪子小组的村规民约,是村庄党群共治的最好诠释,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体现。自1994年以来,大坪子先后被省、市表彰为“文明村”“先进集体”等。

迤车镇充分挖掘大坪子小组的优良村风民风,深挖本村历史文化资料,打造大坪子村史馆、乡村记忆馆,将石碑内容一比一拓印装裱出来,悬挂在内,并将早期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村内道路、运动会、文化节等承载乡村记忆的珍贵照片、老物件等陈列出来,设置荣誉墙,将大坪子小组多年来所获的各级荣誉奖牌等展示出来。

大坪子村民小组民风淳朴,凝聚力强,村内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大扫除和道路清洁,在村庄打造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房屋外墙修缮粉刷等由施工方统一提供原料,施工由群众自行完成,坚持党群合力、共建共享,以家庭的“小美”汇聚成村庄的“大美”。村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的各项创新举措、治理亮点,实现了基层治理“活起来”。


通讯员:明文涛 杨林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