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葵山镇:和美乡村擘画振兴蓝图
发布日期:2024-03-28    来源:珠江网    浏览:2759

近年来,葵山镇按“党建引领·一村一策”的乡村振兴规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从“扩红、增绿、添彩、提品”4个方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叩门”。

党旗领航,拧紧“一股绳”,厚植“旗帜鲜明,干事创业”党建红。

充分深化“两个覆盖”、增强“两个功能”,构建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厚植乡村振兴“党建红”。一是提级赋能,优化运行机制。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全面完成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四规范四提升”,镇级党群服务中心突出“应进必进、进必能办”,承接政务服务事项77项,2023年办理各类事项3000余件(其中代办事项1300余件)。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突出“便捷服务、务实管用”,10个村社均设立便民服务站,专人专岗专责,让“群众跑”变成“就近办”。二是提质增效,建强组织体系。严格标准“选”、根据实际“配”,不断优化村干部结构,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实施“双雁”工程,坚持从优秀站所干部职工、大学毕业生、致富能人等重点对象中培养“领头雁”、引进“归雁”,充实村组干部力量,2023年回引6名高学历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储备30名后备年轻干部。对10个村社按照履职情况、治理效果、群众满意度逐一“过筛子”,一村一档建立村干部库,调整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2名。三是深耕网格,织密治理末梢。将46个村(居)民小组划分为68个网格,用好网格员、联户长“活地图”优势,实时开展“敲门行动”,做到“四提四知”“四必到五必访”【“四提四知”: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四必到五必访”: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丧事难事必到;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村里的困难家庭和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特殊情况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将社情民意在网格内收集、矛盾纠纷在网格中排查、风险隐患在网格内化解、帮扶济困在网格中开展、政策法规在网格内宣传。

葵山镇马厂村网格员入户了解社情民意


金马河绿化美化成效

绿色强根,擦亮“生态底色”,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山水图。

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河渠系统治理,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一是分类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立“政府+村社+村民小组+网格+农户”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治共管运行机制,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对村庄河流、沟塘以及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等定期清淤疏浚,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3年共清理整治河道21.6公里,整治面积27500㎡,清理河道污染物22.8吨,真正实现污水“看不到、闻不到、听不到”的治理目标。二是持续完善垃圾处理机制。健全“党建引领共治+卫生治理责任+动态监管”三项机制,实行“分类处置+定点投放+集中处置”三步工作法,形成“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四级联动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合理配备垃圾压缩车1辆、垃圾桶286个、手推车100辆,10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保洁队伍,共聘请保洁员230人,经常性以村(社区)为主体、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水平明显提升,2023年创评一星村16个、二星村17个、三星村13个。三是常抓不懈做好补绿植绿。认真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宜居宜业绿美乡村建设,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常态化有序化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目前,金马河补绿4200余株,有效提升乡村“含绿量”,扎实保障乡村生态宜居。围绕县乡主干道、河岸沿线、集市等重点区位,全面开展绿美行动示范提升工程,目前已建成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1个,完成9个绿美乡村建设。

产业赋能,激活“一池水”,绘就“桑田绿荫,产景交融”富足图。

找准定位,强优势补短板,激发内生动力,盘活资产资源做好产业兴旺文章。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大户引领、示范带动,扩大优势产业规模,2023年种植烤烟1.8万亩,完成烤烟收购252.5万公斤,实现产值8800万元,惠及1719户烟农;推进温泉、瓦葵、者黑片区布局生猪、家禽养殖,发展规模养殖场45家,生猪养殖生产线35条,稳步出栏生猪10万头、家禽18万羽以上,实现年产值1.2亿元以上。原有的传统产业规模从“小而散”向“广而聚”集群化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优势产业。二是借机借势农旅融合。紧紧围绕县委“三个一批”工程,按照“一镇多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找准“一村一品”着力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超过10万元,20万以上村(社区)达3个。在马湾村巩固桑园面积9000亩,年产值约2300万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马湾蚕桑专业合作社被授予“曲靖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称号。充分挖掘“马厂战斗”红色文化、“帝师故里”历史文化、翠云山生态文化资源,持续巩固提升马厂党员培训教育基地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采取“引进资金+项目资金+群众入股”的方式,在山乌果村委会冒水洞村投资975万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大力发展务工经济。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对接就业服务部门,实行劳务“一对一”服务、“订单式”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程度。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蔬菜面积19000余亩,每年可吸纳劳动力7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土地流转赚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葵山镇蚕桑产业


葵山镇开展“关爱务工群体.温暖留守家庭成员”院坝协商会

三治融合,奏出“和谐音”,绘就“共治共享,共建共荣”的祥和图。

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组织“院坝会”,叙叙“家里事”。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载体开展乡风文明宣传,组织干部规划家乡11场次、院坝协商5场次、联合调研2场次,公益活动3场次。社会各界人士为村庄规划、乡村发展、乡村建好、乡村治理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促成2个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改建、6个绿美村庄建设;促成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大规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70次,整治村庄环境150次。“院坝协商助力劳动力转移和留守人员关心关爱”政协院坝协商活动被省政协编入全省第一批11个典型案例之一。二是做好发起人,办好民生事。连续14年举办“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捐款372.3万元,累计奖励资助中高考优秀学子及家庭困难考生413人。企业爱心人士师鹏院捐资3万余元开展2024年慰问留守老人留守儿童100余人次。马湾、马厂村委会累计募集各类群众性捐赠资金117万余元,实现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全部由群众捐资助建。4个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马湾完全小学被评为县级文明校园;10个家庭荣获县级文明家庭;2名干部职工荣获县级道德模范。三是当好贴心人,解开“心头结”。推动领导干部下访听民声、消民怨、解民忧,班子成员深入群众家中,入户走访,将党的政策讲清讲透讲明白,变被动为主动,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化解重大矛盾问题6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78件,累计办理信访件30件,满意率100%。马湾村委会被命名为“师宗县普法强基示范点”,马厂和马湾村委会被认证为“知法明理示范村”,辖区内1名网格员被评为“曲靖市十佳网格员”、1名调解员被评为“师宗县十佳调解员”。

通讯员:平延杰 伏艳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