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归属感为目标,不断强化阵地保障,扩大服务半径,以“三个化”提升“三个度”,让幸福餐桌成为银龄族幸福港湾。
聚焦群众所需,创新化运营,提升幸福餐桌好感度。陆良同乐街道朝阳社区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开办幸福餐桌,采取“公益+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不仅对老年人特惠开放,还普惠性的面向社会公众,幸福餐桌每天推出不同的主菜、拌菜、汤菜等特色菜肴,荤素搭配合理,以政策性优惠的形式,每份餐定价为10元,居民可以不限量地自选自取菜品,70岁以上老年人每份餐8元,针对特困、独居、孤寡等特殊老年人20余人实行爱心捐赠助餐。同时,社区延伸“幸福餐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出行不便或有外卖需求的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上门送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营养的“幸福”餐。
聚焦特殊人群,精细化服务,提升社区发展和谐度。陆良召夸镇召夸社区紧盯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盘活镇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开办社区食堂,为9名7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70岁以下留守老人提供每日两餐的助餐服务,就餐时间前后,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与老年人唠家常,掌握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帮户、上门服务、邻里互助,让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得到慰藉和照顾,有力推动了家庭矛盾纠纷的化解,“干群关系”更为融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更为和睦。
聚焦健康营养,多样化供给,提升老年人安心度。陆良板桥镇大桥社区依托村级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及村委会,设置幸福餐桌2个,编织老年人“暖胃网”。建立台账清楚记录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每天猪肉、鸡蛋、豆制品及绿叶蔬菜等膳食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均衡,按照一荤两素的标准,提供免费米饭、汤品。统一购置多功能灶台、冰箱、消毒柜、储碗柜等现代化厨房用具,配备6名专职服务人员,干净整洁的厨房、营养均衡的家常菜、齐全的硬软件设施配备,让符合就餐资格条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只需开支20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截至目前,前往大桥“幸福餐桌”就餐的75岁以上老年人有81名,实现了“为政府分忧,替子女尽孝,帮老人解难”的既定目标。
方便、实惠、卫生的“幸福餐桌”尤受老年人青睐,在陆良也遍地开花。目前,陆良已开办幸福餐桌32个,惠及1500余名老年人,下一步将以点带面,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建立“幸福餐桌”新模式,让银龄族乐享幸福“食”光。
通讯员:石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