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富源县后所镇:党建引领“三劲发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防线
发布日期:2024-05-21    来源:珠江网    浏览:9490

(通讯员:王维)今年以来,富源县后所镇杨家坟村委会降雨量较少且物燥风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杨家坟村党总支高度重视,突出党建引领,确保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从安排部署、落实责任、动员宣传、教育引导、排查隐患等方面推进工作落实,把党旗高高飘扬在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

一、保持干劲,在组织领导上发力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其他委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组长为成员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统筹指挥。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5支党员带头、村民代表参与的70余人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扑火队伍,持续开展村民聚集点、各村进林区路口等区域的宣传及巡查力度,做好应对突发性火情的各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协调辖区的3个采石场组建临时党支部1个,组建企业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扑火队伍1支,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装备时刻处于待命支援状态。强化火源点管控工作,在白龙洞村、熟地村、腊寨村设立火源检查点,对进出重点林区的人员进行登记、收缴火源管理。

二、保持准劲,在宣教引导上发力

全村33名党员干部和164名联户长,组成森林草原防灭火“精英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当好森林防火“宣传员”“巡护员”,开展“全方位”“立体化”“零死角”宣传,做到了森林防火人人知晓,防火知识人人明白。发挥党员干部作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一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向居民群众讲解森林防灭火的相关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遇到火灾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看,发放森林防灭火宣传资料,实现群众防火工作从“要我防”到“我要防”转变。另一方面采取“流动式”巡护,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宣讲,叮嘱群众不要携带火种进入森林,切勿在林区进行烧荒、吸烟,禁止在野外使用火源,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森林火灾的防范意识。发挥网格员作用。以辖区网格为责任区,积极入户与农户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承诺书3630份,发放户主通知书、森防应知应会知识单等10000余份;与辖区内放牧、痴、呆、傻、精神病等58人的监护人签订承诺书《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书》58份;通过微信短视频、短信宣传60余次,在各进山路口、村民活动广场等醒目地段张贴森防宣传标语26条。发挥宣传队作用。在春节、清明、五一等重点时节,组建以党员、乡贤等为成员的5支宣传队伍,通过“后所讲堂进村组”的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森防应知应会知识,劝导教育烧地埂、玉米杆等行为400余次。

三、保持实劲,在应急准备上发力

为有效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预案,为进一步精准调度各种资源、高效指挥各种力量、有效处置火情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监管约束。结合《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完善《村规民约》。对不遵守《村规民约》群众,在村内“红黄榜”上进行公示和处罚。比如:熟地村村民杜某因烧地埂、玉米杆,在村内“黄榜”公示,并接受处罚1000元。强化应急能力。在镇消防队的帮助下,积极筹集5000余元增添了二号工具、应急水桶、灭火器、抽水机、风水灭火机等装备100余件,并实行应急处置物资装备由专人管理。实行十户联保制度,共成立十户联防159组,涉及人员6421人,为管控野外用火、参与义务扑火提供坚强的保障。同时,组织各村组积极开展应急演练3次,有效提升了应急扑救能力。强化互助协作。与毗邻的4个村委会签订了《森林防灭火联防联巡联处协议书》4份,组建临时党支部1个,整合力量在日常巡查管护上互巡互查,在隐患排查整治上共同消除,在火情火警信息上互通互享,做到交叉巡护、信息共享、火情共处,共保片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每个区域有人负责,不出现盲点死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