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系民心,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大事。罗平县从服务群众的小事、细事、微事入手,建立机制,务实关爱服务“一老一小”。
中午12点后,40余名老年人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打门球……大家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罗平县腊山街道法金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的温情场景。
近日,记者走进腊山街道法金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为老人们服务着。“阿姨,您身体可好?要好好保重身体。”“您近期的身体还不错嘛!”“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们。”大家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日常生活情况等,发放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罗平县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质量提升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三年行动、老年人防范诈骗等宣传手册,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在棋牌室,社区居民李建荣开心的说:“上级给我们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面打牌、下象棋、看书、聊家常,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这里干净整洁,服务也很好,我们玩得非常的开心!”“我们一天来打打门球,几个老人聊聊天、唱唱歌、健健身,很开心呀!”在打门球的黄焕珍老人笑呵呵的说道。
在温馨、整洁儿童之家,志愿者详细询问孩子们生活、学习情况。“小朋友,读几年级了?”“在学校里开心吗?”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做一个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孩子。教孩子唱歌,歌声、笑声随时回荡,引导他们在歌声中感悟爱国主义情怀。向孩子发放并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政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关爱政策知识问答手册》等,也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实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常态化开展关爱儿童的活动,组织一些留守、困难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进行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法金甸社区儿童主任黄路花说。
“我们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阵地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文体娱乐、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强化对‘一老一小’的管理,让老年人来了有个玩处,儿童来了有娱乐地点,让我们的老人、儿童玩得开心。”法金甸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窦老华介绍说,今后将积极探索服务内容多样化,帮助老人们“走出小家庭,走进大家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该县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县级、乡镇(街道)、村(社区)包保帮扶工作机制,健全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体系,统筹推动关爱服务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罗雄街道新寨社区和腊山街道法金甸社区两个“一老一小”县级示范点。强化精神慰藉,开展“智慧助老”、“合力监护相伴成长”、慰问和关爱帮扶、义诊服务等活动,传递暖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据悉,今年以来,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开展慰问和政策宣传16场,投入资金7万余元,慰问困难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200余人,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良好风尚。
近年来,罗平县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儿童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延伸服务功能,着力为民办事解难题,解决“一老一小”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把暖心服务做到家门口,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以暖心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感。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忠桥 李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