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高良乡纳非村“三个组织起来”强村富民促振兴
发布日期:2024-12-31    来源:珠江网    浏览:5481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近年来,纳非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级带着一级干,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要素组织起来,将各方面资源凝聚到村党支部,党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动纳非村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把党员组织起来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村党组织是离党员群众最近的一级党组织,是组织动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在村级组织体系中起领导作用的战斗堡垒。

纳非村党总支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担任村“两委”成员,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强化工作合力,形成基层党支部成为主心骨,党员成为领头羊,各方力量成为生力军的发展大联动格局。

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纳非村党总支探索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组织带领党员致富带头人进步,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纳非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实际,开设开展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定期邀请农业和科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三农”知识、合作社经营管理知识、农村电商经验分享,引导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引路人”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把群众组织起来

“带头干”引领群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关键靠人。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纳非村党总支书记杨建辉带领村“两委”人员多方协调沟通,结合村内资源优势,带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引领帮带、盘活资产、争取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致富渠道、发展集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带头引路先锋作用。2020年,纳非村村两委成员带头先试先行因地制宜种植西瓜,将采摘和收购作为展示的窗口,让农户直观看到种植西瓜的品质和销路,引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在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争着干”激励群众。纳非村党总支对全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采集基本情况、就业意愿、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通过与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项目负责人保持联系,及时掌握用工需求,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优先吸纳辖区群众就近就地务工,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100余名当地群众在念好自家“产业经”的同时,吃上了家门口的“劳务饭”,鼓起了自家的“钱袋子”。

把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组织起来

盘活土地资源。纳非村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土地”发展模式,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等方式为突破点,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纳非村小组依托民族团结进步项目,流转土地85亩,建设沃柑基地,农户以土地、人力、技术入股,实现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和务工佣金“三金”收益。2024年纳非沃柑喜获丰收,上市期间每天都有70多名工人进行采收、分拣、包装,沃柑预计产量200多吨,产值达70多万元。

盘清人才储备。坚持以产业带动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发展,积极吸纳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毕业大学生等进入纳非村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实现人才回乡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纳非村利用春节期间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向乡友介绍纳非村产业发展情况及当前产业发展项目。2022年,返乡致富带头人刘海兵利用纳非村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将荒地变良田,在纳乐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试种中草药120余亩,并将自己的成功技术分享给周边的农户,带动脱贫户和普通户就业100余人,年带动当地土地租金、务工工资收入近20余万元,帮助群众促进收入和技能“双增长”。

现在的纳非村,织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下一步,纳非村将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不断提升政治引领力、基层组织力、党员战斗力,发挥群众主动性,深入挖掘产业潜力、赋能产业,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纳非。

(通讯员:顾晋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