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会泽县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三员”贡献“银发力量”
发布日期:2025-02-12    来源:珠江网    浏览:5066

近年来,会泽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当好“三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一、当好理论学习“宣讲员”。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理论知识丰富、熟悉党史和会泽红色历史的优势,组织“银发宣讲团”采取“宣讲+n”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深入人心。一是“宣讲+阵地”模式。全面梳理更新“五老”宣讲团队伍,组织“五老”宣讲团分别深入村社、学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革命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今年来共开展宣讲8场次,受众达2000余人次。二是“宣讲+文艺”模式。组织老年大学学员、老体协会员以山歌、快板等形式歌颂党恩,将党的政策方针、红色历史文化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做好文艺搭台、理论唱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宣讲+政策”模式。组织“银发政治理论宣讲服务队”进村组社区,通过“一张小板凳,共话发展颂党恩”等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将“固定讲堂”变为“流动课堂”,面对面“零”距离宣讲党的发展历程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将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群众当中。截至目前,开展上门宣讲20场次,覆盖听众3000余人。

二、当好经济发展“参谋员”。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引导老干部发挥优势作用,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一是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离退休干部代表召开“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座谈会,让老干部们围绕新时代会泽县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讲亲历故事、谈工作实际、话发展变化,积极建言献策,征集到意见建议60余条,为会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二是开展技术指导。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老科技工作者深入村组,对种养殖业进行技术指导,为产业振兴贡献银发力量。组织“银龄”科技工作者开展草莓、石榴、燕麦、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为群众进行产业发展提供实用技术支撑,年内开展农村各种实用技术培训20余场,培训人数260余人次。三是开展科普宣传。联合县老科协、县关工委、县老年大学等涉老部门深入村社、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科普宣传,入户开展宣传种养技术、中医疗法、防养老诈骗等宣传活动,参加人数600多人,发放各种资料1000多份,深受群众欢迎。

三、当好传统文化“传播员”。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心中深耕厚植、生根发芽,推动老干部工作更加有声有色。一是开展三展活动。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体协、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年社团等阵地作用,凝聚老同志力量,以“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为主题,广泛开展诗书画花邮影系列展览、体育健身活动展示、文艺展演等活动40余场次,并精选优秀作品拍摄制作视频13个。二是开展五老宣讲。拟制下发《会泽县级“五老”队伍校园宣讲方案》,建立“五老”宣讲队伍联系各乡(镇、街道)学校工作机制,实行学校点单,县关工委派单宣讲模式,“五老”围绕“崇高理想和情怀”等五个专题开展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宣讲活动,2024年,开展宣讲50余场次,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在各级新闻媒体发布稿件20余篇。三是开展家风教育。在社区课堂广泛开展家风家教教育,通过“我想对您说”“帮您洗次脚”等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在会泽县第一中学选址筹建“会泽县家风传习馆”项目,依托教育阵地讲好家史、立好家规、牢记家训、正好家风,促进当地家风家教、村风社貌得到改善,村庄里唱响和谐文明歌,基层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通讯员:浦仕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