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当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作为会泽县级规模最大的优质产区之一,马路乡立足烟叶优势地位,及早谋划、全面安排,紧盯农时节令,推动烤烟播种育苗、春耕生产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马路乡各种烟村委会奏响了奋进的乐章,育苗棚内春芽萌动、田野里农机欢腾、烟农们正抢抓农时,以辛勤的劳作拉开新一年烤烟生产大幕,阡陌纵横的烟田里,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在徐徐铺展。
标准化耕好丰收地
在马路乡的烟田里,泥浪在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欢快地翻滚,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迎面袭来。“这一片土地准备拿来种烤烟。”巴图村烟农谭礼德开心地介绍,有了现代化的机械,现在只需一个星期就能耕完,翻耕深度约30厘米,打破了土壤犁底层,为烟叶丰收打牢基础。坚持耕地要深、耕地要匀,会泽县烟草分公司组织广大技术员纷纷深入烟田,指导烟农按照“统一方向、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的要求起垄开墒,提高春耕生产质量。
与此同时,其他各种烟乡镇也正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按技术标准翻耕土地、堆腐有机肥、翻压光叶紫花苕,为烟苗大田移栽做好准备。
伴随着紧张的烟田春耕,烟农们也忙着准备接下来要用的生产物资。
会泽县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会泽烟区聚焦烟叶生产提质增效,进一步调整烤烟种植布局,将生产计划向自然条件优越的适宜区转移,给予优质烟区、优良烟田计划倾斜,进一步促进烟田稳定质量,激发烟农种烟热情。
生态肥补充“绿能量”
在会泽县巴图村,烟农们正在忙着将一袋袋农家肥运往烟田。“施足生态有机肥,培育中棵烟,烤出黄金叶。”巴图村烟农徐永成介绍,他家准备了大量的羊粪,今年打算增加农家肥使用量,进一步为烟田补充“能量”。
“我们搭建‘合作社+烟农+养殖户’平台,开展‘羊粪收集-堆捂发酵-自主销售-大田施用’服务,促进农家肥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烟农合作社集中促腐生产,引导烟农增加农家肥施用量。”会泽县烟草分公司烟叶生产科长赵英龙表示,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烟叶“增油”提品质、农户增收提效益,烟农们堆腐农家肥热情高涨。
为确保农家肥备早、备足、备好,如同马路烟区一样,会泽其他烟区烟叶技术员帮助烟农广寻肥源,严格按技术标准翻垛促腐,争取培肥烟田。
专业化育好优质苗
蓬勃春光中,会泽县烟区38个育苗点烤烟播种育苗工作同样如火如荼。严格落实“管理、技术、操作”三大标准培育优质烟苗已成为技术员和专业化育苗户的共识,更是会泽烟区稳固烟叶基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走进马路乡巴图村育苗工场,排列整齐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专业化育苗队员正仔细查看出苗情况,动态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及时添水加肥,确保烟苗茁壮成长。
苗好一半收,现场指导播种育苗的马路烟叶站站长丁恒伟对技术落实要求十分严格:“育苗肥必须充分溶解后才可注入育苗池,而且必须搅拌均匀,这样可以保证苗池内营养均衡……”
马路村党支部书记黄禹能表示,作为种烟大村,巴图村按照苗龄和大田移栽最佳移栽期倒推育苗时间,实施分批播种、梯度育苗、集中育苗、集中管理,进一步提高育苗工作水平。
据介绍,今年马路烟区计划收购烤烟20460万担,目前,全乡7500亩烤烟种植计划已分解落实到全乡14个种烟村,规划4个千亩村。
通讯员:刘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