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泽县以“五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4年,全县信用工作成效显著,信用信息归集量、信用承诺覆盖面、联合奖惩实施率等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得到省、市财金信用部门的高度认可。
会泽县发改局联合县文明办、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活动
一是强化制度引领,织密信用建设“保障网”。制定《会泽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常态化报送。2024年共录入“双公示”信息12398条,其中行政许可9996条、行政处罚2402条,国家抽查漏报瞒报率为零。同时,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11个行业部门结合权责清单制定承诺书模板,将信用承诺嵌入审批流程,全年累计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结果2000余条,覆盖市场监管、社保缴纳等领域。
二是强化数据归集,打造信用信息“数据池”。依托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归集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5类行政管理信息,以及县内经营主体(含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信息、水费缴纳信息、电费缴纳信息、燃气费缴纳信息、社会保险基础信息等。2024年,共归集五类行政管理信息700余条,县内经营主体(含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信息101685条,水费缴纳信息103122条,电费缴纳信息111279条,燃气费缴纳信息10825条,社会保险基础信息8000条等共33万余条。这一举措为信用评价和信用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提高了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水平。
县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业务人员会后交流工作经验
三是强化专项治理,构建营商环境“诚信网”。针对电信诈骗、拖欠农民工工资等13个重点领域,县发改局联合公安、人社等部门建立失信治理长效机制。2024年累计清理失信企业存量问题38件,督促21家市场主体履行法定义务,全县失信企业占比下降15%。构建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档案。在劳动保障、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领域,推行“行业+公共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对守信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全年通过信用手段化解市场风险23起。
四是强化应用拓展,激活信用价值“新场景”。着力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落地见效,构建“行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推进市场主体诚信健康发展。综合运用国家评价结果、地方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分别在劳动保障领域、文化和旅游领域、卫生健康领域开展信用监管工作,并持续推进物业服务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
五是强化文化浸润,厚植诚信社会“软实力”。主题宣传形式多样。举办“诚信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活动,通过案例讲解、知识问答等方式普及诚信法规,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钟屏街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活动,调解债权债务纠纷8起,推动“喜事简办”等文明新风落地。行业联动形成合力。县人社局组织“诚信经营依法守信”企业培训,覆盖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解答社保缴纳、职工权益等政策问题30余项;创新载体树立典型。利用“信用中国(云南曲靖)”网站发布信用新闻65条,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系列活动,树立诚信典型12个。
通过“五强化”工作抓手,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奠定基础,市场主体年增长率达15%。2025年,全县将持续深化信用与产业、治理的融合,探索“信用+碳金融”,“信用+数字治理”等新路径,为打造“诚信会泽”品牌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郭侨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