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古城街道2024年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结余10.84万元,2025年电站预计收益54万元,收益资金总量近65万元。为真正实现阳光扶贫与精准滴灌,古城街道建立“制度刚性约束+资金全程监管+责任广泛监督”立体化体系,确保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的严格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分配对象、标准、流程和使用范围,杜绝“随意分配”“人情分配”,规定收益用于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增收,优先保障监测户、脱贫户收入不达标对象,重点向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体倾斜,结合脱贫状态动态调整受益名单,避免“一刀切”“终身制”。
强化资金全程监管。明确收益主要用于土地租金、公益岗位开发、奖励补助帮扶、小型公益事业建设、购买公益岗保险,禁止挪用于非扶贫领域。资金分配严格按照“村社评议——街道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进行,分配方案需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分配对象、金额及依据,对受益户在村社、街道两级进行公示时间均不少于7天,并及时将收益分配数据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光伏扶贫收益分配模块”,实现每一笔收益流向可查、可溯、可审计。
强化责任广泛监督。收益资金实行“谁签字、谁负责”,专户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分村建立收益分配信息台账及资金使用账簿科目台账,由乡村振兴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政所定期抽查,重点检查资金分配合规性;由街道纪工委介入监督,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鼓励媒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外部监督,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违规使用。强化日常管护,落实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细化街道、村社、公益岗位等相关责任人职责,村社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电站,配合运维公司做好电站检修,督促管护人员定期对电站外围、周边遮挡物及杂草进行清理,保证电站安全正常发电。
通讯员:毕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