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飘落”的存单 滚烫的善心:古敢水乡奏响诚信交响曲——古敢分社一张5000元定期存单的漂流记
发布日期:2025-03-17    来源:珠江网    浏览:3570

在云南富源的群山环抱中,有一片被清流滋养的土地,名为古敢水乡。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如同这片土地上的清泉般澄澈。然而,平静的水面,有时也会因一颗小石子而泛起涟漪,激荡出动人的乐章。近日,在富源县联社古敢分社,一张意外“飘落”的5000元存单,就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荡漾开层层信任的波纹,奏响了一曲关于诚信与善意的交响曲,温暖着这片土地,也感动着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

春日暖阳,金色的光芒温柔地倾泻在富源县联社古敢分社的营业大厅。阳光穿过明亮的玻璃窗,洒落在干净的地板上,也映照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乡亲们朴实的脸庞。对于古敢的乡亲们来说,农信社不仅是存取款的场所,更是他们血汗钱的“保险箱”,是维系生计的“生命线”。每一笔存款,都沉甸甸地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每一份信任,都如同娇嫩的幼苗,需要悉心呵护。

    3月7日,春寒还带着一丝凉意,一位王老汉的乡亲,搀扶着年迈的母亲,缓缓走进熟悉的古敢分社。王老汉皮肤黝黑,饱经风霜,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清澈而坚定。就在他走向业务窗口时,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一抹不寻常——一张“纸片”,静静地躺在地面上,仿佛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孤单而不起眼。

王老汉弯腰捡起那片“落叶”,展开一看,顿时愣住了!那不是枯叶,而是一张定期存单,上面赫然印着“本金5000元”!5000元,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月的工资,但对于古敢的乡亲们,这可能是他们一年的收成,是孩子们的学费,是老人的养老钱,是支撑一个家庭的重要支柱!

    5000元,沉甸甸地握在王老汉手中,也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他仿佛能感受到失主此刻的焦急与慌乱,想象着那份丢失巨款的无助与绝望。他黝黑的脸上皱纹更深了,那是善良本能的反应,是朴实心灵的共情

“小杨,你看!”王老汉快步走到业务窗口,将存单递给古敢分社的内勤主任小杨,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门口捡的,你看,失主肯定急坏了!”  他黝黑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指尖还带着泥土的气息,那是田野的味道,也是诚信的味道。 

小杨接过存单,指尖触碰到那张纸,仿佛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熟练地操作电脑,键盘敲击的声音,在安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如同急促的鼓点,敲击着人们的心弦,也传递着一份希望。

    屏幕上,失主的信息跃然呈现——张老汉,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小杨迅速拨通了张老汉的电话。电话那头,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紧接着,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和颤抖。张老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也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真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我以为这钱……这钱是找不回来了!”电话里传来的哽咽声,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当张老汉气喘吁吁地赶到农信社,看到那张失而复得的存单时,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紧紧握住王老汉的手,两双布满皱纹、沟壑纵横的手紧紧相握,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是劳动人民的象征。

“老哥,真是太谢谢您了!这可是我们一家老小的血汗钱啊,要是丢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张老汉语无伦次地表达着感激,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滴落在粗糙的手背上,如同滚烫的泪珠,也如同滚烫的信任,在空气中蒸腾。

    面对张老汉的涕泗横流,王老汉显得有些局促,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他憨厚地挠挠头,露出腼腆的笑容,露出被岁月磨砺得有些发黄,却依然洁白的牙齿,“没事没事,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的。再说,咱农信社的服务一直都好,我相信你们肯定也能帮我找到失主的。”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如同山间清泉,清澈见底,折射出人性最纯粹的光辉。

古敢分社的李主任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动人的一刻——照片上,左边是沾着泥土的解放鞋,右边是磨破边的千层底布鞋,中间悬浮的存单如同金色的天平,衡量出的不仅仅是5000元的价值,更是古敢乡亲们淳朴的乡土尊严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李主任紧紧握住王老汉的手,激动地说,“王大爹,您拾金不昧的行为,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失主的心,也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您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活雷锋’!”

阳光依旧温暖地洒在古敢分社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这里发生的每一份坚守,每一次善举。一张小小的存单,如同一滴水珠,却在古敢水乡荡漾开层层涟漪,汇聚成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这股力量,如同这片土地上的清流,滋养着人们的心田,也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金融的暖阳照耀下,在诚信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沃土上,古敢水乡正奏响一曲悠扬的诚信交响曲,久久回荡,生生不息……

(通讯员黄合建,杨西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