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板桥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打好“五张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打好党建引领牌,树牢民族团结进步“风向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专题研究民族宗教工作4次,打造云峰社区、永安村等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通过主题党日、火塘会、院坝会等,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深挖红九军团驻板桥和徐文礼、徐文烈2位将军的民族英雄故事,组建“石榴红宣讲团”开展“五进”活动30余场次,广泛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演民族团结进步舞、唱民族团结进步曲、绘民族团结进步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中。
打好文化交融牌,搭建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常态化举办促进各族文化交流互鉴的群众性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进步。依托各类传统节日,开展“粽香话端午,共叙邻里情”包粽子活动、“爱满重阳,传承美德”敬老活动、2025年“四季村晚——春之花”示范展示活动暨“我们的节日·元宵”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13场次,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切磋技艺、交流感情、传递友谊,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
打好典型示范牌,绘制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着力推动各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组织开展优秀家规家训评选、设置展示栏14块,深入挖掘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等72人。其中,回族同胞王英十年如一日照顾汉族孤寡老人的生动感人故事,主人翁王英荣获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称号。
打好乡村振兴牌,铺就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打造永安田园综合体“田园工坊”,开展“村村联建工程”,带动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9万人次。动员群众流转土地1.2万亩,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建设、共享共用”的村间合作机制,推动邻县、邻村、邻户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互联互通、互利互惠、互促共赢,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通过联建,带动周边各族群众440余人就近务工,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打好法治和谐牌,守护民族团结进步“稳定局”。建立由党员干部、志愿者、各族群众代表组成的“民族团结先锋队”,深入村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次,宣传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并通过设置“倾诉平台”14个,畅通各族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保驾护航。
通讯员:黄淼 刘吉锐 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