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上午,曲靖市科技馆邀请到从事环境污染与防治研究方向,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徐晓林老师为75名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一堂妙趣横生的科学课,以“会魔法的水果”为主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能量转换与原电池原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课堂伊始,徐晓林老师以“生活用电哪里来?”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与电能之间转换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能量转换现象。
紧接着,一段趣味小视频引出了本节课的主角——水果电池。徐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柠檬、导线、铜片、铝片和小灯泡,详细介绍了制作水果电池所需的材料及步骤,鼓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水果电池的制作。在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小灯泡成功发光,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会魔法的水果”带来的神奇力量。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徐老师运用控制变量法,带领学生从更换水果种类、替换铜铝片、改变导线连接方式以及使用矿泉水、盐水和可乐等多个角度进行实验,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对不同变量下的实验现象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徐老师向学生们揭示了水果电池能发电的原理,即原电池原理。在课程的尾声,徐老师还为学生和家长布置了3个趣味探究活动,鼓励他们回家后继续探索,将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这堂“会魔法的水果”科学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在趣味实验中学习到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徐晓林老师凭借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
通讯员:丁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