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齐下沉,助力基层再提升——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15个专家团队工作站在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授牌并成立13个专科联盟,同时进行第四批“组团式”帮扶队员轮换
为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再次行动,积极推动与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深度合作,一系列重要举措落地生根,为宣威市医疗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5年4月1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15个专家团队工作站及13个专科联盟的授牌仪式在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举行。本次专家团队工作站及专科联盟涵盖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泌尿外科、骨一科烧伤科、骨二科血管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皮肤与医学美容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医务管理等学科,这一举措意义非凡,成为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一步,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指导帮扶桥梁。专家团队工作站的建立,使得市级医院专家能够定期深入县级医院,开展坐诊、查房、手术指导等工作。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极大地节省了就医成本,避免了长途奔波的劳累。专科联盟的成立,则加强了双方在专科领域的协作,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到康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流程,让县级医院的专科诊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两院领导在授牌仪式上签订了对口帮扶工作协议,7位新一轮“组团式”对口帮扶队员的轮换工作也顺利完成。三年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精心选派 22 名业务骨干,奔赴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驻点帮扶。帮扶队员们扎根临床一线,对口支援骨二科血管外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等12个重点科室,累计完成门诊接诊22000余人次,住院诊疗11000余人次,开展手术1558台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点对点、手把手”的师带徒模式,培养业务骨干22人。同时,开展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39余次、教学查房 338 次、学术讲座80余次、手术示教551次,并组织义诊4000余人次、MDT多学科会诊75余次。不仅如此,帮扶队员还积极协助宣威市一院提升三、四级手术及微创手术占比,指导开展微创显微根尖手术、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等1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
本次7位帮扶队员再次接下对口帮扶的接力棒,带着使命与担当,继续扎根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妇科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关键科室,通过医疗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学术交流等方式,助力受援科室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传帮带”等模式让业务骨干迅速成长起来,独立应对许多疑难病症。
签约授牌仪式上,宣威市卫健局局长、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余俊泽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制定柔性引进医疗卫生人才的指导意见,为专家工作站、专科联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要求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要主动对接专家团队,全力保障帮扶队员的工作及生活。要充分利用专科联盟平台,定期邀请专家组织病例讨论,不断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并将所学通过医共体乡镇卫生院推广,不断扩大帮扶工作的辐射效应。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培万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打造永不撤离的专家团队”工作要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共建书协议,全面梳理学科发展现状,量身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同时常态化开展会诊、教学方法、疑难病例讨论、新技术联合推广应用等活动,深化输血加造血的帮扶机制,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希望宣威市一院选派业务骨干到曲靖市一院进修学习,通过“一对一教学、点对点带教”来培养骨干,共同促进专科共建、人才交流、技术推广等系列措施走深走实。曲靖市一院将继续以开放管理、开放技术、开放人才培养等“三开放”和管理加技术“双驱动”构建帮扶工作新格局。
此次签约授牌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两院合作迈入新阶段,在加强两院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完善上下联动机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双向转诊的高效便捷等方面将进一步升级,为宣威市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们期待两院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为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书写医疗便民利民的崭新篇章。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医疗事业发展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通讯员:张绍英 徐桂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