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桃园驻村工作队:情系民生 实事暖心
发布日期:2025-04-16    来源:珠江网    浏览:1635

“太麻烦你了,缪同志!”当我们将盖满各有关部门印章的高中招生提档照顾加分审查表,连同相应复印件以及户口簿原件交到袁正昆老人手中时,他紧紧拉住我的手,久久未曾松开,说道:“你看,让你跑了多少趟,你快请坐,我给你们做饭去!”我们微笑着回应:“您快坐下,把这些材料收好,到时交给您孙子,让他拿给学校老师办理就行。”

这已经是我们今天第二次前往袁正昆老人家中。今早,我在卫健局办好材料后便径直前往他家,可老人外出劳作,家中只有聋哑的哥哥和智力残疾的儿媳,材料无法交付。我们等了一二十分钟,老人仍未归来,只好先去社区处理其他事务,直到村里午饭时间,我们再次登门。我对老人说:“这事儿您办起来困难,我们来办就容易多了。”驻村这些年,在我心里,乡亲们记得我姓缪,就已足够。

原来,袁正昆的孙子杨园明是独生子女,今年即将参加中考。按照招生政策,符合申请照顾加分的条件。杨园明学习勤奋,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校表彰,在这个多有残疾与智障成员的家庭中,显得格外突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承载着这一家人的希望。让孙子能上一所好学校,接受优质教育,是老人最质朴的心愿。

桃园大村的脱贫户袁正昆一家,共有六口人。户主袁正昆,73岁高龄,患有长期慢性病,以务农为生;其哥哥袁正品,80岁,一级听力残疾,属于特困供养对象;长子袁贵云,45岁,智力三级残疾;儿媳杨双利,33岁,智力二级残疾;次子袁桂林,42岁,身体健康,常年在外务工;孙子,16岁,就读于马龙三中九年级,今年面临中考。

在这样的家庭状况下,袁正昆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还要操持煮饭、喂猪等家务。家中其他人仅能做些喂鸡喂鸭的简单活儿,没有老人在,连饭都煮不了。袁正昆老人时常叹息:“老婆子(其妻张书香,2022年去世)走得太突然,留下我一个人照顾这些人,我前世究竟造了什么孽,这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我们总是安慰他:“您看,小儿子常年在外挣钱,孙子又这么聪明,国家政策这么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个月前,袁正昆老人乘车前往马龙。他拄着拐杖,好不容易找到卫健局四楼办公室。工作人员告知他,办理手续需要父母结婚证、子女出生证以及独生子女光荣证。袁正昆瞬间不知所措,当年哪有结婚证?孩子是在路边出生的,哪来出生证?独生子女证虽有两个,可后续问题依旧棘手。无奈之下,老人只能改天抽空带着儿子儿媳去补办结婚证。然而,办证时工作人员表示,两人均为智力残疾,尤其是儿媳,几乎没有自主反应,无法办理结婚证。

走投无路的袁正昆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桃园社区求助。社区了解情况后,为他出具了相关说明。我们接过他的曲靖市高中招生提档照顾加分审查表,告诉他:“这事儿交给我们来办,您在家安心等着,需要什么材料我们来家里取,办好后给您送来。”

随后,我们向街道办相关人员咨询流程,前往袁正昆老人家中收集户口簿、独生子女证等资料并复印,叮嘱老人保管好原件。第二天,我们先到鸡头村街道社会事务所办理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现独生子女证上的名字与现用名有出入。我详细解释情况后,事务所向区卫健局请示,得到同意办理的回复,但区卫健局需要查验原件。我表示手头只有复印件,次日会将原件带来。之后,我们在街道办办好其余手续,再次前往袁正昆老人家中取来户口簿等原件。

第三天,我带着原件赶到区卫健局,顺利办理完成后,马不停蹄地将材料送到袁正昆老人家中,便有了开头那暖心的一幕。

为民办实事,是桃园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常常购买农村低收入户的农产品,帮忙推销土鸡蛋、蜂蜜、大米、苹果等;为群众耐心解答政策疑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乡亲们而言却意义重大。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桃园驻村工作队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实事做起,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

(通讯员:缪景洪、高艳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