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条便民路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以来,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通过选民接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近日,在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旧屋基社区成功打通了一条长达800米、宽3米的机耕道,让“幸福路”直通田间地头。
耐心倾听民言,当好群众建议的“倾听员”
在联系人民群众和调研视察中,乡人大代表了解到,旧屋基社区小板田村原有通往农田的土路,由于经过的山体为巨大的岩石比较陡峭,耕田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无法进入,村民只能通过人力背运农资、农具和农作物。为切实帮助农民改善生产运输条件,旧屋基乡人大代表深入村组,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充分了解群众所需所盼。
深入调研民意,当好乡村振兴的“联络员”
在了解到群众实际需求和困难后,旧屋基乡人联合林业、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对小板田村机耕道现有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结合调研情况及收集到的各方意见,乡人大主席团拟定了小板田村机耕道建设方案,经过多方奔走,向爱心企业罗平县摩玛装饰工程公司募集到了修路资金10000元。同时社区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修路,经过召集村民会议商议,在村干部、党员和乡人大代表的带动作用下,许多群众纷纷支持机耕道路建设。
办好民生实事,当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员”
机耕道修建以来,社区人大代表定期深入施工现场,视察项目施工进度,了解项目施工内容,针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并就项目推进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施工方、村委会、村民共商共议解决办法,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小板田村新修建机耕道现已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以往“靠肩挑背扛”的生产模式,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条蜿蜒于田间的机耕道,正是人大代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旧屋基乡人大将继续以“绣花功夫”从细微处着手,推动小而美、小而实、小而惠、小而急的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通讯员: 曾泽航 伍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