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标注中国航天新高度。从东方红一号奏响寰宇到天宫空间站筑梦苍穹,中国航天人五十余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进征程,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起精神丰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党员干部当赓续航天精神血脉,执“初心、创新、治理、为民”之笔,在“民生保障、科技攻坚、风险防范、使命践行”四场大考中挥毫作答,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有我”答卷。
执“归零初心”之笔,蘸取“毫厘无瑕”标准之墨,答好“枝叶关情”的民生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航天工程十万零部件“零缺陷”的严苛标准,与基层治理“一针一线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异曲同工。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归零复算”的执着深耕一线,走街巷感知“灶台温度”,坐炕头解码“方言心声”。既要破解“盐罐见底”的燃眉事,更要谋划“医教无忧”的长远策,在老旧社区改造中练就“绣花功夫”,于信访矛盾化解里淬炼“解题智慧”,用沾泥裤腿丈量责任,以暖心实事诠释担当,方能答好新时代“万家灯火映初心”的民生答卷。
执“砺剑锋芒”之笔,蘸取“天宫问鼎”自强之墨,答好“星火破壁”的创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从北斗全球组网到天宫巡天探宇,中国航天以“独行巅峰”的担当,在突破封锁中走稳自主创新之路,竖起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丰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战略要求,在改革深水区勇当开路先锋。当以“天问探火”的锐气破除制度藩篱,用“夸父逐日”的韧劲攻克“卡脖子”难题,在数字经济主战场锻造硬核实力,于绿色转型攻坚区打造创新样板,更要在从“0到1”的原创突破中锤炼硬功,在创新驱动发展大潮中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代答卷。
执“北斗赤诚”之笔,蘸取“一舱定标”精度之墨,答好“居安思危”的治理答卷。从天和核心舱“一舱定乾坤”到问天实验舱“太空种粮”,中国航天以“打一仗进一步”的卓越追求,生动诠释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智慧。广大党员干部当胸怀“国之大者”,在风险防范中锤炼“见叶知秋”的敏锐,于应急处突里锻造“秒级响应”的担当。既要啃下污染防治“硬骨头”,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更要在乡村振兴中打好“特色牌”,于共同富裕路上架起“连心桥”,方能推动事业发展“螺旋上升”,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硬核答卷。
执“天链丹心”之笔,蘸取“星河共脉”连心之墨,答好“江山同频”的初心答卷。从“天宫课堂”跨越天地的科学启蒙,到“天地对话”的宇宙级温情互动,中国航天始终践行着“航天为民”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当传承航天人“将生命熔铸星河”的赤子丹心,以“驻村三问”校准为民坐标,把社区食堂升腾的袅袅炊烟化作民生“温度计”,让老旧电梯换新的齿轮咬合声成为党群“共鸣腔”,让青春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实践中书写“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初心答卷。
星河为证,红旗为向,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以载人航天精神为灯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中,奋力书写属于强国一代的璀璨篇章!
(作者:云南省会泽县财政局 许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