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切实解决不能外出务工或进厂务工的中青年妇女的居家就业和增收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摸底调查、市场调研、工种优选、前期准备。由曲靖市总工会驻会泽钟屏街道思源社区驻村工作队,联合钟屏街道组织开展的为期15天的“传统技艺促增收 巧手绣出新生活”刺绣技能培训班。于5月26日正式开班。将通过“非遗传承+技能赋能+订单帮扶”的创新模式,帮助40余名搬迁群众用一根根绣线“绣”出就业增收新图景。
非遗进社区,指尖技艺“活”起来
走进思源社区培训室,屠燕(云南省人大代表、云南省首席技师、云南省屠燕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珠源工匠、曲靖市非遗刺绣传承人)手持绣绷,正耐心讲解平针绣、锁链绣等传统针法技巧,学员们围坐桌前,指尖飞针走线,一朵朵彝族特色山茶花在布面上渐次绽放。培训中,驻村工作队特邀2名非遗传承人及本地刺绣能手,围绕“基础技法+创意设计+市场对接”设置课程,既有传统纹样复原、民族服饰制作等技艺传承,也融入现代家居装饰、文创产品开发等实用内容,让古老技艺与现代需求碰撞出新火花。
订单促增收,居家就业“火”起来
“以前总觉得刺绣只能自家用,没想到还能变成钱!”学员张大姐举着自己设计的刺绣杯垫兴奋地说。此次培训将打破“学完即止”的传统模式,将搭建“培训-生产-回收”链条:结业作品经考核后,由合作企业按市场价回收;优秀学员可签约成为“居家绣娘”,承接各种刺绣工艺品、民族服饰等订单;并计划建立帮扶车间、设立“刺绣工坊”,提供长期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服务。
绣出“新生活”,乡村振兴“暖”起来
“我们将通过刺绣培训,让更多的居家中青年妇女爱上刺绣,并以此实现居家就业,增加收入,不仅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更要‘能致富’。”思源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岳光荣介绍,思源社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持续探索“文化赋能+柔性就业”路径。
一针一线连起传统与现代,一心一意织就幸福新生活。岳光荣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社区+企业+农户”联动机制,推动刺绣技艺从“小工坊”走向“大市场”,让搬迁群众的“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作者:曲靖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 包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