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巧施“自首”计,智破“公检法”骗局!罗平警民携手筑起反诈防火墙
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珠江网    浏览:5264

遭遇冒充“公检法”骗局后,罗平女子段女士凭借高度的警惕性和临危不乱的反应,巧施“自首”计,直奔派出所寻求庇护,最终,在民警的专业处置下成功止损,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7月1日,段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地公安局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语气严厉,精准报出段女士的个人信息,并声称她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卷入“重大洗钱案件”已被“冻结”。这位“警官”强调案件“高度机密”,要求段女士必须“配合调查”,且不得向包括家人在内的任何人透露,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在骗子持续不断的施压和话术洗脑下,段女士一度陷入恐慌。然而,对方强硬要求“不准挂断电话”的异常举动,瞬间触发了段女士的警觉神经。联想到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和媒体上反复宣传的反诈知识,段女士心中疑云顿生。面对咄咄逼人的“警官”,她灵机一动,假意配合,向对方表示:“既然事情这么严重,我这就去最近的派出所‘自首’,当面把事情说清楚!”这招“缓兵之计”成功迷惑了骗子,暂时稳住了对方。挂断电话后,段女士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动身赶往罗平县公安局罗雄派出所。

一进派出所大门,段女士便急切地向值班民警表示“要自首”,随即快速说明了遭遇诈骗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求助意图。民警高度重视,立即安抚其情绪,并仔细听取描述。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民警迅速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耐心地向段女士剖析了骗子的常见套路和话术漏洞,明确指出公安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远程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同时,民警指导段女士彻底删除并拉黑所有与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详细询问其是否泄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或已进行转账操作。在确认段女士尚未转账但个人信息可能已泄露后,民警立即协助其采取银行账户安全保护措施,建议尽快修改密码、查询流水确认安全,并提醒后续防范其他诈骗手段。

段女士凭借日常积累的反诈意识识破骗局,更以过人的智慧巧妙脱身;罗雄派出所民警则快速响应、专业处置,警民紧密协作,成功阻止了一起潜在的重大财产损失案件,生动诠释了“警民同心、反诈同行”的力量。警方再次呼吁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加强学习反诈知识,筑牢思想防线!

(通讯员:刘志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