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在持续强降雨的冲击下,老厂乡部分地区地质结构稳定性下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陡增。为牢牢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老厂乡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秉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预警响应、深化宣传演练等措施,织密防灾避险安全网,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灾责任
“责任落实是防汛防灾的根本”。老厂乡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防汛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研判会,坚持“有预警必调度”,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各村(社区)、相关站所协同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二、细化预警响应,筑牢安全防线
严格落实“1262”机制要求,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建30人乡级应急队及每村10人的村级抢险队,凝聚应急救援合力;紧盯气象动态,利用村级广播、网格微信群推送预警信息170余条,编制山洪灾害防御专报2期,确保预警信息“村到户、户到人”。
组织多部门成立排查专班,对全乡8处地质灾害点、3个洪涝灾害点、5处风险斜坡及山边、山脚等易发生滑坡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推行“网格员+监测员+群众”联防模式,聘请13名监测员,发动网格员常态化巡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130余次,整改隐患点5处,对高风险区域持续重点监测。同时,组织干部入户开展动员工作40余人次,根据避险需求及时调拨帐篷,今年以来共紧急疏散群众12户51人,做到危险区域“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三、深化宣传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坚持“群防群治”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普及防灾知识。在村内主干道上悬挂宣传标语共30余条,进村入户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200余份,确保受威胁群众熟知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点位;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应急避险知识3期,覆盖群众百余人次。
全覆盖组织开展“群众转移安置”“道路塌方抢通”等实战演练,设置100余处撤离标识,模拟险情处置、群众转移等环节,让干部群众在实战中提升临灾反应能力,筑牢“全民防灾”思想防线。
四、快速抢险救灾,保障民生畅通
强降雨引发次生灾害后,老厂乡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对滑坡、塌落的路段第一时间设置警示标识,拉设警戒线20余处、500余米;对滑坡体总量巨大的点位,联合专业力量勘察评估,测算治理方案与费用,积极争取资金推进清理工程。累计清理受堵道路20余次,清除塌方土堆1000多方,保障20余个村10000余名群众出行安全。
下一步,老厂乡将持续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以“1262”机制为核心,做到责任落实不松懈、监测预警不松劲、应急准备不松手,持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为全乡群众撑起坚实“安全伞”。
通讯员:刘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