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叩门问策 谋绿生金——罗平县九龙街道探索林下“生金”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25    来源:珠江网    浏览:3944

位于九龙辖区内的阿鲁联营林场总经营面积达2.1万亩,覆盖全街道8个村(社区)39个自然村,是九龙街道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面对林场及辖区气候、山地等独特资源优势,九龙街道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前瞻布局、主动破题,将发展壮大林下经济作为驱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突破口,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干”三步走,探索“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受益”的林下“生金”新路径。

走出去学:从“等靠要”到“主动谋”

“闭门造车”不可行,唯有“开门问策”方能行稳致远。为破解林场“资源零散、路径不清”难题,街道党工委组建林下经济发展专班,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开启“取经问道”之路。“上门问诊”找方向,登门拜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林下经济研究专家,围绕“本地气候适配品种、山地林地开发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深入交流,虚心求教林下经济发展方向与前沿思路,为街道产业规划注入智力支持。“横向取经”拓思路,带领专班人员深入周边澄江市、沾益区、马龙区、会泽县等地,深入野生菌种植基地、加工车间、交易市场,详细了解当地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产销对接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汲取宝贵实践经验。

请进来教:从“摸着石头”到“精准施策”

“林下湿度大、空气清新,加上长年枯枝落叶等形成深厚腐质土适宜菌菇类生长和繁殖……”7月23日,省农科院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卫民走进联营林场,开展实地指导、精准“把脉”,沿着林间步道仔细查看土壤质地、植被分布以及林地的不同区域特点,针对“多云雾、湿度大”的气候特点,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划分适宜种植、养殖的功能区块,并针对野生菌的种植品类给出了具体的培育建议。“这片林地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只要科学规划,完全能打造出可持续的林下经济产业链。”专家的肯定,让街道发展林下经济的底气更足。

沉下去干: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推广”

“林下经济不是简单‘种在林下’,而是要算好生态账、经济账、长远账。”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永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在充分调研论证与专家建议基础上,街道党工委确立了“试点先行、稳步推广”的务实策略。精心选定20亩优质林地,于近期引入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可观的“一窝羊”等特色野生菌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此阶段核心目标在于摸清本地林下环境对特定菌种的适应性及产出效益,积累宝贵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为后续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与实践基础。

立足当下,更放眼长远。九龙街道并未止步于单一品类,在稳步推进野生菌试种的同时,已同步着手系统评估“林-药”等多种高附加值作物的潜力,着力形成“短期见效+长期收益”的多元化、立体化林下产业体系,最大化释放林地空间价值,为辖区群众开辟多条稳定增收渠道。

林海蕴藏无限生机,创新铺就致富通途。随着“一窝羊”等首批项目试种,一条依托绿水青山、惠及千家万户的林下“生金”新路径正日渐清晰,必将为九龙街道乡村振兴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王藩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