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罗雄街道养马寨集市,吆喝声此起彼伏。巡逻民警与赶集群众聊着家长里短,这不是走亲访友,而是罗平县公安局罗雄派出所“最接地气警务”的日常剪影。民警们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民情,以地道的乡音传递平安,让警务工作如毛细血管般融入农村生活,守护着万家灯火。
在罗雄街道农村集市最热闹的时节,民警的身影是流动的安全哨。他们穿梭于摊位之间,提醒财物安全、调解占道经营、排查隐患危墙。一句“王婶,摊位往回收收,大货车危险!”的提醒,一次发现老墙裂缝及时预警避免伤亡的行动,都记录在厚厚的巡逻日志里。如何让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罗雄派出所的答案是用“土味”打动人心。“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是陷阱!”集市中央,民警用地道的罗平方言将防诈知识编成顺口溜,配合漫画、本地案例和互动问答,引来群众层层围观。年过六旬的张老汉笑着说:“以前宣传单转身就垫箩筐底了,现在这调调,我赶着牛都能唱上两句!”这套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特点的“五个一”宣传法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辖区农村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43%,已有7位老人成功识破骗局并主动提供线索。
在传承“铁脚板”走村入户传统的同时,智慧警务也为农村安防插上翅膀。14个村级微信群覆盖辖区近九成农村家庭,“平安早报”与“案例播报”日日更新。独具特色的“乡音预警”系统,将重要警情翻译成方言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放。火把节前,民警通过微信群线索,仅用3小时就在邻镇截获一个推销劣质燃气灶的诈骗团伙。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指尖警务”机制,让241.9平方公里的广阔辖区实现了“小事不出微信群,大事不出警务室”。今年以来,群众线上提供的16条线索,已助力派出所成功预防5起可防性案件。
夕阳西下,集市散去,民警们帮着收完摊位,又驱车前往水库巡查防溺水。警车扬起的尘土伴着安全语音提示,回荡在乡间小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罗雄派出所的民警、辅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田埂上聊收成,坐门槛上解难题,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全防范的种子,就在这一次次家常对话和顺手相助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守护一方安宁的参天绿荫。
(通讯员 刘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