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关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党建带关建”,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基本实现了有党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的地方就有关心下一代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设关工委,370个村(社区)设关工小组,学校关工小组有335个。二是“五老”队伍不断壮大。动员了一批有威望、有爱心、身体好、能做事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加入“五老”队伍,及时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2024年新增县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1名。三是扎实开展示范创建。严格按照省关工委《关于开展“基层关工委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指导钟屏街道关工委在创成市级基层关工委示范点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同时宣传推广钟屏街道经验做法,组织全县各级关工组织到钟屏街道开展实地调研。
坚持“法治进校园”,护航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建好用活“两园四基地”(会泽县法治公园、会泽县河滨社区法治主题公园,会泽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会泽县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基地、会泽水城扩红基地、会泽红色文化展览基地),组织观摩普法教育活动,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扎实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整合全县“五老”力量,组建5支“五老”法治宣讲队,分片到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全覆盖开展宣讲,宣讲统一主题,统一内容,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三是加大维权网络阵地建设。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青少年维权网络。全县共设立法律援助中心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5个,法律援助工作点370个,邀请选派优秀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到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上法制课,引导广大青少年用法、维权。
坚持“大手牵小手”,做实关爱帮扶
一是思想引领坚定有力。不断拓展会泽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红色故事、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主题宣讲活动,三年来,共计开展活动1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20000余人次,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二是帮扶助困精准有力。联合团县委、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教体局等单位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和管理,采用一对一帮教形式进行教育,帮教教师建立特殊学生帮教档案,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帮扶措施。三是阵地拓展稳健有力。在春晖小学建成红军小学文化长廊,全县444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有课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习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的平台;联合县科协积极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把会泽科技馆打造成为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和县域科普“主阵地”。
坚持“全局一盘棋”,凝聚关爱合力
一是发挥品牌示范效应。从实际出发,突出工作重点,拓展工作思路,突出工作特色。会泽县人民法院打造了“向阳花”司法护未品牌,会泽县人民检察院扎实深入开展“利剑护蕾”行动,会泽县妇联组织实施了“幸福家”父母支持计划。二是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定期联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集中清查、重点打击清缴学校周边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出版物,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烟卡集中清查2次,督促落实各网吧业主在所有网吧门口摆放“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三是拓宽关爱助困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努力争取关爱助困资金。2025年,联合昆明爱尔眼科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和视力监测保护公益活动;联合团县委开展希望工程捐资助学、贝泰妮希望高中班奖助金工程,争取资金72.92万元,争取校园建设类项目136.43万元。联合县妇联实施“爱的魔方”“春蕾女童”等项目,为4名女童申请助学金14400元,为50名学生申请助学金5万元。
县委组织部 王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