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如今的中安街道,无论是王家屯社区绽放的300株樱花、绘满文化故事的墙体,还是龙海社区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太和社区葱郁的香樟大道,处处皆见景致、步步皆有新意。截至2024年,中安街道已完成23个“花香小区”打造、1500户庭院挂牌,成功实现人居环境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跨越式提升。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中安街道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长效治理”三维联动构建的治理新格局。
党建领航+群众动员,激活环境治理“新动能”
“以前村里杂物乱堆,现在党员带头清垃圾,我们也跟着干,家园越来越干净!”提及环境变化,中安街道居民纷纷点赞。为破解治理难题,街道首先从机制创新入手,建立“分管领导+承包领导+社区党总支+党员+n”联动模式,通过每月现场会明确任务、暗访督查倒逼整改,累计整改环境问题132个,形成责任闭环。
同时,街道以“群众会”为纽带,召开132场动员会议,组织党员带头参与“三拆三清”(拆危房、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彻底扭转“脏乱差”局面。为激发长效热情,街道还推行“红黄榜”季度评比,评选出“三香庭院”2700户,以“身边榜样”带动居民主动参与,营造“人人关心环境、户户参与整治”的浓厚氛围。
分类施策+精准破题,打造全域提升“新样板”
针对不同区域基础差异,中安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整治”,让每个区域都能实现“各美其美”。在基础较好的区域,街道聚焦“品质提升”,打造14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建成“绿美公路”81公里、“花香村寨”11个。其中,王家屯社区不仅种植300株樱花打造景观带,还通过绘制文化墙,将民俗故事与环境美化结合,让“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
而在环境薄弱区域,街道以“扫干净、摆整齐”为核心目标,集中力量清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并同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前家门口总堆着垃圾,现在不仅清理干净了,我们还知道要分类投放,环境意识真的提高了。”一位居民的话,道出了薄弱区域的治理成效。
长效保障+文化融合,巩固环境提升“新成果”
“环境提升不是‘一阵风’,要靠长效机制来守护。”中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街道构建起“责任+专业+文化”的长效保障体系:龙海社区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明确每户“房前屋后”清洁包干责任,还配备专职保洁员每日清扫,确保“日常清洁有人管、责任落实无死角”;太和社区定期对国道旁的300棵香樟树进行养护;王家屯社区推进污水管道改造与垃圾分类工作,以专业措施解决环境治理“重难点”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街道将环境提升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墙绘、庭院评比等活动,把绿色理念、文明风尚融入社区生活。如今,漫步中安街道,不仅能看到整洁的村容、优美的景致,更能感受到居民对家园的热爱与归属感。“看着自己家的庭院挂上‘三香庭院’牌子,心里特别自豪,以后会更用心维护。”一位获评“三香庭院”的居民说道。
从“脏乱差”到“全域美”,中安街道以系统性治理举措,交出了一份人居环境提升的亮眼答卷。未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长效治理”模式,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让宜居成为居民共识,持续绘就生态美、生活美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