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平县大水井乡的菊花种植大棚,村民万涛正熟练地捏掐、采摘扦插菊花苗,每凑满10株便麻利装袋,片刻间已完成两袋。“农忙时在家干活,农闲就来大棚务工,一天能挣100来块钱”,他的话,道出了当地不少农户的增收日常。此时大棚内,十余位村民同样忙着采收,一袋袋新鲜菊花正待装车发往外地。
“目前已建成20余亩种植大棚,主打白扇菊、金菊等品种,采取季节性轮种模式,单个品种种植周期约90天。今年9月启动首批采收,截至目前已采摘70万株,按10株装一袋、每袋6-8元计价,今天这批采收的菊花正发往重庆。”基地负责人伏康宁介绍道。
据了解,菊花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栽苗、除草、施肥及采摘等日常田间管护,这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种植大棚日常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余个,菊花基地自今年开工以来,累计用工量达到1600余人次,已发放工资16余万元,不仅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近年来,大水井乡始终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中草药、鲜切花等农业产业,通过全面盘活资源,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产业布局。下一步,大水井乡将持续扩大菊花种植规模,深挖本地资源潜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菊花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产业支撑。
通讯员:冯越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