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罗平县老厂乡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辣椒红火、烤烟金黄、万寿菊绽放,成为点亮山乡的产业“新名片”。近年来,该乡通过“多点开花、小步快走”的策略,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面对土地分散、产业基础薄弱等现实条件,老厂乡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辣椒、烤烟、万寿菊等特色作物,逐步构建起“传统+新兴”互补的多元产业格局。在政策引导与技术服务的双重支持下,农民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效益持续提升。
辣椒种植基地里,一串串果实饱满压枝,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一位种植户高兴地表示:“从来没看过结得这么好的辣椒,它们就像小灯笼一样,照亮了我们家的好日子。”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辣椒产销衔接顺畅,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传统烤烟产业依然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新技术推广和专业分级收购,让烟叶质量和烟农收入稳步提高。而迅速崛起的万寿菊,不仅形成连片花海,更配套建成发酵池,推动产业链从种植向加工延伸,实现生态与经济收益双赢。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老厂乡注重整合政府、市场与农户三方力量,积极引进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通过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等多种形式,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未来,老厂乡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通讯员:刘茜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