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曲靖1个集体3名个人获全国表彰
发布日期:2025-10-17    来源:珠江网    浏览:1426

9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1397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其中,曲靖市富源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评先进集体,曲靖市师宗县关工委主任左让华、曲靖市会泽县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丰德金、曲靖市富源胜境博物馆馆长潘庭宏同志3位老同志获评先进工作者。

富源县关工委每年到山区小学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富源县关工委携手爱心企业为边远山区小学生捐赠棉被、毛毯等生活物资 

富源县关工委自1991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抓重点、出亮点、创特色、争一流”工作目标,党建带关工有力有效,关工组织实现“四个全覆盖”,建立各类关工组织406个。法治宣传有质有量,全覆盖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287名,打造青少年普法关爱载体15个,累计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1万余场次。协同县公安局在中小学校设置306个“悄悄话信箱”收集各类问题,延伸未成年人保护触角。关爱帮扶有力有效,组织“五老”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200余场次,受教育面8万余人次。累计协调资金350余万元开展“六一”慰问和奖励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县关工委曾获评云南省先进关工委,1名“五老”科技宣讲员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师宗县左让华 

曲靖市师宗县关工委主任左让华,是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担任县关工委主任12年来,指导建立关工组织1133个、中小学心理咨询室101个、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及乡镇、村社工作站点及儿童之家126个。组织开展法治宣讲学习活动9700余场次,参与未成年人首次询问231人次、庭审19人次、走访帮教86人次、社会背景调查45人次,促使涉案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组织青少年开展“四史”、思想品德、家风家教等学教活动11400余场次,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60余场次。持续推进“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协调购买教育读本15000余册,征文1030余篇。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困350余万元,走访看望品学兼优、困难学生5000余人次,结对帮扶留守流动儿童6176名。他用实际行动奉献余热,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护航者。

会泽县丰德金宣讲空隙和孩子们做游戏

曲靖市会泽县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丰德金,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3团2营6连9班班长,在收复者阴山战斗中,表现英勇,荣立一等功。1984年,受邀参加国庆庆典,随后加入中央军委英模报告团,在全国巡回宣讲战斗事迹100余场。1985年3月,应会泽县教育局邀请回乡作9场英模报告,获聘7所学校校外辅导员。四十年来,他倾情奉献,认真开展宣讲,累计为中(小)学学生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1000余场次,2022年获评“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富源县胜境博物馆馆长潘庭宏为小学生宣讲红军长征过富源的故事

富源县胜境博物馆馆长潘庭宏,是富源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员,30余年始终初心不改深耕红色文化保护,收藏红军长征遗物3500余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遗物18000余件,毛主席像章52万余枚,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收藏毛主席像章数量之最”称号,赢得“红色收藏家”的美誉,曾三次受邀到中央电视台宣讲红色故事。创建的富源胜境博物馆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600余万人次,成为传播富源红色文化的主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担任“五老”宣讲员以来,义务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现场讲解3400余场次;每年为中小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讲100余场次,覆盖6000余人次。先后荣获“‘薪火相传’中国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2020年度云南好人”“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人”“新时代学雷锋传人”等诸多殊荣。

此次表彰是对曲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极大肯定,下一步曲靖将以获评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继续发挥“五老”优势,始终按照“党建引领、关工统筹、五老聚力、多方协同”的工作思路,持续关心关爱青少年群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 陆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