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漫步在者海镇蚂色卡村,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排列有序的路灯,主题鲜明的墙绘,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清新的乡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一、“两污”“清剿”,绘就生态底色画卷
蚂色卡村将生活垃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环节,持续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全村科学布局设立勾臂车垃圾箱15个,与垃圾清运公司签订合同,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村容村貌干净整洁。2024年,全村推广安装小三格化粪池800余个。2025年9月,投资200万元实施的三组、11组农村环境整治建设项目顺利竣工,新增污水收集管网2617.9米,并建成2套处理能力达10m³/d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了对项目区内农户生活污水的全面收集和集中达标处理,显著提升了污水治理水平。

二、保洁“律动”,奏响村容整洁乐章
蚂色卡村着力构建并完善日常保洁管理体系,制订出台了《者海镇蚂色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考核办法》,并严格对照设施。组织全村保洁员重新签订了《蚂色卡村公益性岗位服务协议》,明确各自保洁范围、时间、频次等,各小组明确1名公益岗管理负责人,负责本组公益岗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根据村民自治相关规定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规定公益岗人员每年一次性缴纳200元作为履约保证金。在村组检查督查工作中,发现公益岗人员履职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时,第一次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第二次扣除履约保证金20元,第三次扣除履约保证金40元,第四次扣除履约保证金60元,第五次扣除履约保证金80元,若一年期限内累计被通报5次以上的,解除服务协议。村委会定期不定期对公益岗履职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进行通报。此外,蚂色卡村还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维护干净整洁村貌的良好氛围。

三、问题“歼灭”,补齐环境短板拼图
蚂色卡村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排查和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到户到人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村“两委”班子牵头组建排查小组,逐户走访摸排,建立详细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排查出的不同类型问题,积极协调资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如排查发现张巧英户室内外卫生脏乱差问题后,村内迅速启动响应,由村民小组长牵头,组织保洁员共同上门,通过装裱墙面、吊顶、彻底清扫等举措,帮助其改善了居住环境。排查发现朱全发户房屋漏水、入户道路未硬化、院内杂乱等问题后,村里积极协调,为其争取到1000片青瓦用于维修,协调10包水泥帮助硬化入户道路,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改善了出行条件和院落环境。

四、基建“蝶变”,升级幸福生活坐标
近年来蚂色卡村积极申报项目、多方协调资金,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硬件支撑。目前全村各村民小组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道路沿线安装路灯250余盏,栽种行道树3500余株。2025年,6组、10组新增道路硬化863.5米,新增太阳能路灯50余盏,进一步畅通了村内微循环。5组朝阳桥投资90万元拆除重建,已于今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保障了出行安全。公共空间与休闲设施不断完善,现已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和广场7座,2024年7-9组新建32.5米休闲文化长廊1座,2025年6组新建10米休闲长廊1座,有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胡家坡一组新农村,投入199万元配套建设了停车场、篮球场、休闲长廊、花园小广场等设施。另外三组、十一组环境整治项目不仅处理污水,还栽种大杨梅树796株,砌筑小花台600余米,有效提升了村庄整体景观。
同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自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旱改厕276个,累计完成水冲厕改造300个,截至目前已建成标准公厕13座,覆盖所有村民小组,极大改善了卫生条件。
蚂色卡村通过聚焦重点、健全机制、精准施策、持续投入,形成了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路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通讯员:彭泽宏 林梅芝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