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在全国多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曲靖市科技馆紧紧围绕“感触科学文化”的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活动,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沉浸式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精彩纷呈的科普剧《天工开物—天工酿》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童年时期的经历,生动演绎古代科技创新的智慧。

在活动现场,手工制作DNA模型区域围满了好奇的参与者。DNA作为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双螺旋结构蕴含着生命的奥秘。在科普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利用彩色塑料棒、连接件等材料,一步步搭建出DNA模型。通过动手实践,参与者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DNA的结构特点,还深刻认识到遗传物质在生物繁衍和进化中的关键作用。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我们身体里的基因就是这个样子啊,太神奇了!”

“飞舞的蝴蝶”活动则带领大家走进昆虫的世界。科普人员通过展示各种蝴蝶标本,介绍蝴蝶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随后,参与者们利用彩纸、剪刀等工具,亲手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蝴蝶模型。当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手中飞舞起来时,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生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显微镜DIY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大家按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组装显微镜,然后迫不及待地将各种微小物品放在载玻片上观察。从植物的细胞结构到昆虫的细微特征,微观世界的神奇景象让参与者们惊叹不已。一位学生感慨道:“原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这么精彩的世界,科学真是太有趣了!”

张拉结构体活动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参与者们利用绳索、支架等材料,搭建出各种造型独特的张拉结构体。在搭建过程中,大家不仅了解了张拉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力学特点,还感受到了建筑设计的巧妙与魅力。当一座座精美的张拉结构体在眼前呈现时,参与者们纷纷拍照留念,为自己的创意成果感到自豪。

自制电流表活动让参与者们亲身体验了电学的奇妙。大家按照步骤,将线圈、磁铁、指针等部件组装成简易电流表,并通过连接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不仅掌握了电流表的工作原理,还学会了如何测量电流大小。一位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电学知识,比单纯看书有趣多了。”

DIY自制排箫活动则将音乐与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参与者们利用竹管、胶水等材料,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排箫。在制作过程中,大家了解了排箫的发声原理和音调变化规律,还通过吹奏排箫,感受了音乐的美妙。其中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科学和音乐也可以这么完美地结合,我以后要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创作出更好听的音乐。”
此次“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共开展手工制作DNA模型、飞舞的蝴蝶、显微镜DIY、张拉结构体、自制电流表、DIY自制排箫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七场,让300余
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未来,现代科技馆体系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通讯员:陶杰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