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麒麟区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要求,积极争取移民专项资金近3亿元,其中直补到人0.45亿元,移民项目资金2.49亿元,撬动资金6.78亿元,实施移民项目60个,较大程度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库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设移民新村,打造美丽宜居家园。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2亿多,实施移民新村32个,完成村庄道路硬化182971㎡,场地硬化80009㎡,建休闲活动小广场32个、面积45481㎡;建文化活动室9个,建筑面积4776㎡,改造公厕18个,安装排水管网41815m,检查井296个、垃圾箱345个、安装路灯2338盏,绿化71692㎡,旧房屋面换瓦195213㎡。受益人数25934人,其中水库移民10923人。

探索产业发展,促进库区增收致富。5年来,在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特点,共实施移民产业提升项目9个,投入移民专项资金5728万元,项目年收益率在5%以上,移民产业得到了提升,惠及移民人口15152人。如: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发放创业贴息贷款4450万元,助力移民创业增收。东山镇恩洪高山杜鹃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项目助力打造恩洪“杜鹃花海”文旅ip,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带动周边经济增收800万元,并荣登央视旅游推荐榜单。越州镇老吴村委会冷链物流建设项目、白石江街道保渡社区新能源充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开展技能培训,激发移民内生动力。5年来投入移民专项资金415.51万元共开展4批次(4个项目)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移民及库区群众351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确保移民户均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通过培训,移民群众在文化素质提升、实用技术技能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

补齐散居短板,强化库区基础建设。5年来,对没有条件建设移民新村的散居移民村,实施散居移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5个,投入移民专项资金2668万元,完成村庄道路硬化42536m,零星场地硬化3732m,安装路灯260盏、休闲小广场2987m,村内绿化21853m。村内环境明显提升,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受益人数26293人,其中水库移民2081人。
通讯员:陆晓宇 刘芳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