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金融的温度 民生的刻度——富源县联社以党建之笔绘就“金融为民”画卷
发布日期:2025-11-26    来源:珠江网    浏览:141

一本账单,究竟记录着什么?是“冰冷”的收支消长,还是生活的温热脉动?在富源县联社,最有价值的账单,并非资产负债表上增长的利润,而是为全县数万家庭的账本增添了多少暖色。每一笔被划去的赤字,每一行新添的收入,都以最质朴的方式,镌刻着我们存在的意义。这既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年度回访,更是一份以担当为笔、以党性为墨,写在百姓心坎里的庄重答卷。

点墨成金:为梦想撬动第一根“杠杆”

初夏,毕业回乡的张倩,梦想被困在一间空荡的铺面里。她的花店计划书,在几家银行的系统内,只是一份“无抵押、高风险”的档案。当她推开富源县联社营业部大门时,已是当月拜访的第5家金融机构。她眼中的光几近熄灭,手中紧攥的计划书,边缘因反复摩挲而起了毛边。

接待她的是营业部的客户经理方经理。他没有先审阅征信报告,而是用整整1小时,倾听张倩“用鲜花点亮小城生活”的完整构想。在他看来,空气中弥漫的并非风险评估的紧张,而是梦想混合泥土的芬芳。

“计划书写得很好,但我更看重的是‘未来’”。方经理指着那份浸透汗渍的纸页,语气坚定而温暖。依据“创业贷”政策,更依据一名共产党员对这片乡土未来的直觉与判断,他为这个所谓的“高风险”项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一笔5万元的信用贷款,如一滴饱含希望的墨水,成为撬动梦想的第一根杠杆。如今,张倩的花店已然开业,她的收入账单上,第一笔“甜蜜的盈利”旁,用红笔标注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感谢富源农信,感谢方经理。”

厚土为纸:为丰收压稳一块“基石”

金秋,寨子口村的空气里,翻滚着稻谷暴晒后的浓香。种粮大户王伯却一筹莫展:收购商临时变卦,恶意压价,10万斤金灿灿的稻谷,一夜间可能贬值近4万元——这几乎是老两口一整年的血汗。王伯蹲在谷场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辛辣的烟雾里,是他丰收变“丰愁”的无尽焦虑。那金黄的稻堆,在他眼中不再是财富,而是一座沉重的“愁山”。

富源县联社中安分社闻讯,仅一天后,一辆越野车便带着一路风尘,停在寨子口村的谷场。车轮沾满的湿润泥土,是它刚刚穿越田埂的证明。王伯抬起布满血丝的双眼,看见余经理和同事们跳下车,手里提的不是公文包,而是一张折叠桌和几把椅子。他们没有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等待申请,而是把办公桌直接“搬”到了王伯的谷场上。余经理走上前,未谈贷款,先抓起一把稻谷在手心掂了掂,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对王伯说:“王伯,这谷子是好谷子,咱不能让汗水白流!有我们在,您这腰杆就得挺直!”

这坚定的承诺,如同一声惊雷,劈开了王伯心中的愁云。在稻香、泥土香和烟草味交织的空气中,现场审批、现场签约,仅用48小时,一笔20万元的低息“安心款”便注入了王伯的账户。这笔钱,不仅是一笔贷款,更是富源县联社给予农民最坚实的“压舱石”。王伯的家庭账单上,避免了一次毁灭性的损失。他用这笔钱稳住阵脚,等到市场价格回暖,最终反而额外增收近2万元。这笔“安心款”,稳住了一个家庭一整年的希望,更稳住了富源“鱼米之乡”的根基。

薪火作砚:为未来磨亮一盏“明灯”

账单的故事仍在继续,记录着当下的生计,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富源县城的刘师傅,在收到儿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狂喜之后,一度陷入深忧。一笔覆盖4年学杂费的8万元“助学贷款”,让他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在这张家庭支出账单上,这笔为未来的投资,被郑重标注为“希望”。它如同一座灯塔,确保了一个农家子弟的梦想航船,不因贫困的暗礁而搁浅。这更是我们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庄严践行。

人心为秤:算一笔超越账本的“大账”

面对这些突破常规的“温情放贷”,或许有人会问:这是否违背了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是否会埋下风险隐患?这并非盲目的慈善,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风险评估与价值投资。传统的风控模型侧重于物的抵押与历史数据,而这种以党建为引领的金融实践,则将人的品格、梦想的价值、奋斗的精神这些“无形资产”纳入考量。它相信一个勤劳农民的汗水,相信一个返乡青年的热忱——这恰恰是对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人”的未来,所进行的战略性投资。从长远看,当金融与人民形成命运共同体,当它激活了无数个体的创造力,其所收获的,将远不止是利息,而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大“红利”与最坚固的“安全垫”。

画卷合笔:将民心绘成最暖“底色”

一年来,从支持超过1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到为全县1.3万户农户的春耕秋收提供逾4.38亿元信贷支持,再到帮助近100个家庭圆梦大学……富源县联社的履职轨迹,清晰地镌刻在一张张平凡而滚烫的百姓账单里。

每一笔贷款,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每一张账单,都是一份滚烫的民生。作为扎根乡土的金融主力军,我们不仅是资金的“摆渡人”,更是党“金融为民”政策最忠实的“践行者”。新的一年,富源县联社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俯身于这片深爱的土地,将党的温暖与金融的担当,写进更多百姓的账单里,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生根发芽的土壤,让每一份辛劳都有颗粒归仓的保障。

因为,您的收获,就是我们最亮的勋章。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