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曲靖——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曲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巍巍乌蒙、苍翠欲滴,珠流南国、绿染千里……这是曲靖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更是爨乡儿女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曲靖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曲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群策群力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曲靖人民期盼的“美丽曲靖”正在显现。
生态好、环境美,这不仅是群众的直观感受,更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天更蓝。曲靖共取缔关闭采石(砂)场95个,完成12家焦化企业堆煤堆焦大棚、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将全市37家企业列入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淘汰燃煤锅炉71台,完成曲靖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取缔关闭露天矿山15座,取缔临时采石(砂)场5个。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达2416.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67%,森林蓄积量达67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0.1%;全市湿地面积达52.89万亩,湿地保护率达47.55%;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较2015年提高2.5个百分点。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
水更清。曲靖推进“河长制清河行动”,累计清理河道3589.8公里、垃圾4万余吨,拆除违规建筑物23.84万平方米,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全市完成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任务,现在,全市共建成13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率为96.79%。中心城区100%消除黑臭水体,其他县(市、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全市累计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7座,累计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38845座。如今,市级、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Ⅰ类至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1.8%,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重点水系国考和省考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8%。
土更好。近年来,曲靖完成208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地块信息采集、2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案审查、1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工作,完成22个国家基础网点土壤环境监测。全市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排查重点区域33个,完成8家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企业整治。全市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四年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45%,农膜回收率达84%,全市14515个自然村,达到一档村庄标准的12509个,占86.18%。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源头的曲靖,是珠江、长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为珠江、长江生态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口,既是中央、省委交给曲靖的重大任务,也是曲靖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近年来,曲靖市集中力量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了“大珠江源”绿色品牌。
突出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曲靖有这样的基础,也有这样的底气。
早在2019年,曲靖就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日渐清晰,以生态环境倒逼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正是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今的曲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让生态优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坚决守护好曲靖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唐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