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丝路漫漫——师宗县葵山镇蚕桑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3-03-31    来源:珠江网    浏览:1794

一个小小的蚕茧,据说其丝长,短者数百米,长的可达二三千米,而比之更加艰辛漫长的是师宗县葵山镇蚕桑产业发展之路。

 

回望:路漫漫其修远兮

葵山镇蚕桑产业的根据地在马湾。马湾村距县城偏西南30余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128户4956人。全村有党员92人,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67户271人。这里属半山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排水透气,非常适宜种植蚕桑、蔬菜等农作物。

在马湾村老主任孟云飞的讲述中,这里的蚕桑产业萌芽可追溯至四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中国大地,马湾村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推动下,1981年就由生产队7个自然村集体化栽种桑苗1312亩。两年后,7个自然村都建盖了蚕房,这个产业算是起步入道了。

然而,蚕桑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首先,技术含量高。栽桑、养蚕、卖茧,光有一身力气不行。很多农户会栽桑而不会养蚕,有些农户会栽桑也会养蚕,却养不好。到头来,粮食蚕桑两头耽误。在“桑——蚕——丝”这个小产业链中,桑是原料,蚕是车间,丝是产品,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搞不定,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次,行情波动大。受供求关系和外贸形势影响,一旦蚕茧卖不出去,或亏本生产,对蚕农来说都是灾难。在“产——供——销”这个大循环中,“桑——蚕——丝”这个小产业链充其量只是个“产”,处于整个大产业链的初始端,相当于原料供应,不仅附加值低,还受制于下游市场,且销售渠道别无选择,只能由县外贸公司、县供销社统一收购,因此价格忽高忽低,甚至关门停收。每到此刻,蚕农们看着白花花的蚕茧,吃又吃不成,丢了又可惜,真是欲哭无泪。

葵山镇(原称“区”)马湾村(原称“乡”)的蚕桑产业才刚起步几年就受到冷遇,群众急了!干部也急了!有蚕农另找门路,用马车拉着茧到邻县泸西去卖,可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于是,1986年,在村、镇干部的带领下,一行人直接跑到曲靖丝绸厂去谈。结果,不仅谈成了,签了协议,保证收购,而且还约定了最低保护价。这在当时可了不得,意味着这些常年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疏通了“产——供——销”体制性障碍,具备了最基本的契约精神,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意识,萌生了较早的“订单农业”雏形。在技术方面,这一行人,如法炮制,找到曲靖市蚕桑站,说服市里专门派人来现场指导,并督促县农业局对口成立县级蚕桑站,招录了一批攻读蚕桑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青年学生从事蚕桑技术员工作。同年,葵山镇成立蚕桑合作社及其领导小组,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组织一批骨干蚕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还请邻县陆良一位叫母万红的技术员常驻马湾村委会进行技术辅导近三年。

如此一来,上级有了支持,技术有了辅导,销路有了保障,体制机制也相应建立并日趋完善,群众的一颗心如石头落地,总算踏实了。1986年至2006年,中国大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乘着改革开放的快车,党和国家的政策一路释放红利,县域国民经济建设逐步走入正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包产到户、多种经营,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深层次激发了农业、农村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宗全县特别是葵山镇的蚕桑产业,迎来了长达20年的黄金成长期。

 

阵痛:山重水复疑无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社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云南在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稳产、经济作物增收、其他作物补充”的“三元”种植结构。而蚕桑,属于云南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栽桑养蚕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全省129个县(市、区)有120个适宜栽桑,可用于栽桑的土地758万亩。至2000年,云南蚕桑产业加快发展,已初步建立起栽桑、养蚕、收茧、缫丝、织绸、蚕丝制品生产一体化产业开发体系。尤其2006年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及调整振兴纺织工业重大举措以来,发展至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132万亩,蚕茧产量4万吨,产值12亿元。

与此相反,1998年国家制定并实施控制烤烟种植面积和控制收购总量的烤烟“双控”政策后,师宗县支柱产业烤烟也面临“双控”,全县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重。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然而,痛则通,通则变,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师宗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于是,一场具有战略性和探索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式推开,最具体的行动就是“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葵山镇不是师宗县的烤烟主产区,正因为这样,加之有前十多年的蚕桑“底子”,大家都认为葵山就是要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也就是说,葵山的“一乡一业”明确为蚕桑业,马湾的“一村一品”明确为蚕茧产品。为此,还有人专门编了顺口溜:

要想富,栽桑树。

桑树是棵摇钱树。

桑树是个宝,一样丢不了。

确乎如此!桑枝、桑叶、蚕沙(屎)可入药,蚕蛹作为高蛋白可食用,蚕茧可以售卖换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86年至2006年间,虽然葵山镇的蚕桑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全国各地产业的同质化较严重,竞争加剧,马湾村的蚕桑产业从规模、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于是再度陷入困局,并饱受诟病,当时有传言:

一年栽桑,二年放荒,三年成桩,四年哭丧。

与此同时,农户们开始抵制栽桑养蚕,甚至出现了干部与群众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所幸马湾村委会桑树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民小组寨上,蚕农们思想稳定,既没有表现出响应政策号召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没出现干群对立或蓄意抵制的过激行为,甚至连培植多年的桑树地也没有放荒,部分桑田保存完整。

无奈之下,葵山镇于2002年另辟蹊径,转而推行蔬菜种植,主要是“铁头菜”(甘蓝)和蒜等,最终因各种困扰未成气候。那时,老百姓中也流传一个顺口溜:

养了盘菜园,落个手不闲。

盘得好,是块宝,赚钱也不少;

盘不好,当猪草,喂猪都喂不了。

如今回头反思,葵山镇的蚕桑产业,尽管翻云覆雨,几经波折,但最值得点赞的是,四十余年没有中断,特别是马湾村委会寨上村,一直星火不熄,既没有毁桑,也没有拒养,而是淡定等待市场回暖。这对于培育一个产业来说非常重要,至少是克服了那种急功近利、追涨杀跌的机会主义倾向。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葵山镇党委、政府和马湾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在长期农村工作中,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不懈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生机: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针拨到2017年。

这一年,葵山镇马湾村委会的桑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并且规模呈现缓慢而持续扩大的趋势。

这一年,葵山镇的蚕桑产业迎来了一个重大机遇——国家启动“东西部协作帮扶行动”,也称“沪滇协作”。

“沪滇协作”犹如一场及时雨,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及携手奔小康诸方面,上海市宝山区与云南省师宗县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协作互动。师宗县葵山镇的蚕桑产业犹如久旱逢甘雨,很快得到了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的加持,仅2021年就注入资金480万元。截止2022年末,投入在马湾村委会蚕桑基地的沪滇协作资金累积920万元。强劲的推动力,迅速打开了葵山镇蚕桑产业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现任师宗县委书记李志伟在马湾村寨上蚕桑种植基地调研时对大家语重心长地说:“蚕桑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既是生态产业,又是富民产业,更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好蚕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坚定信心,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把产业做大做强,使蚕桑产业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推动山地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贯通了“产——供——销”链条。鉴于过去“卖茧难”和“被杀价”的教训,马湾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在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采用“龙头企业+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了龙头企业云南百益茧丝绸有限公司,成立了师宗县桑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社员324人,着力构建“三合一”利益联结机制,贯通了“产——供——销”一条龙链条,从“兜底”和“避险”层面,为蚕农打造了一个“金钟罩”,既保护了群众利益,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科技培训,提供技术服务,马湾村委会的蚕桑产业驶入“快车道”。

其三,形成了适应市场生存的现代运营模式。一是建立了“订单合同+服务协作”帮扶机制。为保证了蚕茧质量达标,龙头公司履行技术帮扶义务,跟蚕农们直接签订种茧饲养及收购合同,并将原种发放到户,定期派出技术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蚕农们完成饲养管理及种茧保护,为蚕农们提供桑苗嫁接、药物使用、清洁消毒、种蚕饲养等全程技术服务。为此,马湾村的蚕农们还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有心人还编了些技术要点顺口溜,比如:

早采桑,晚采桑,

早晚采桑才有浆,

蚕儿吃了长得胖(方言读māng)

同时,按照每年好蛹率和水分以及市场行情等综合条件定价收购。二是结成了“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负责组织加工、流通、销售等,合作社负责引导农户、协调关系、组织生产、监督质量,维护蚕农们的合法权益。当然,责权利统一,合作社也不白干,龙头公司每收购1公斤蚕茧即付给合作社1元管理费,其收益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三是盘活了“存量资源”。将2021年新建的3幢蚕房租给没有养蚕场所的蚕农,蚕农有赚头,村集体有收入,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进账4万余元;将催青室、蚕丝深加工厂反租给龙头企业使用,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6万元,预计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金桑叶,银蚕丝,织出群众幸福锦。现阶段,云南鲜茧销售价格和蚕农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葵山镇的蚕桑产业势头见好,大有可为。一方面,种植面积扩大了。目前桑园面积7600余亩,覆盖农户760户2649人(其中脱贫户及三类对象37户140人),2022实现产值约24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改善了。2021年投入了480万元,其中6万元新植蚕桑200亩、230万元新建集体蚕房3幢、243万元硬化基地内道路6.7千米。道路硬化明显降低了运输成本,生产经营性支出人均节约650元/月,全村提高了生产经营纯收入70.98万元/年。另外,生态价值提升了。2022年,投入400万元用于蚕桑产业配套建设。其中,30万元用于建盖催青室,解决传统单户育苗转变为现代化集中育苗,提高蚕苗存活率,增加蚕茧产量,提高制种质量;200万元用于建盖蚕茧深加工车间,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效应;投入170万元建设寨上蚕桑产业园区的灌溉水源点,解决缺水问题,美化周边环境,为下步产旅融合、乡村振兴做铺垫。

葵山镇的蚕桑产业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给农村大地带来的生机活力,见证了师宗县域经济发展所经理的风雨彩虹。今后的路依然艰辛,葵山镇的蚕桑产业亟待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产业激活一地经济。然而,其过程之艰辛,其道路之坎坷,唯有勇者、智者、仁者,方能向光而行,终成大业。

 

通讯员:舒晨 平延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