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协调机制助企纾困 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富源县联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珠江网    浏览:8928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建立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富源县联社在省市联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始终牢记金融为民初心,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协调机制为抓手,借助网格化营销模式,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协调机制的落地实施,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触达每一个有需求的小微企业,推动金融服务精准滴灌,为小微企业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网格营销 构建服务网络

富源县联社建立了网格化营销机制,将全县划分为多个金融服务网格,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走访和快速响应等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围绕“千企万户大走访”“三为三百”专项活动,由客户经理负责网格内企业的分片包干工作,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

通过每日通报机制,联社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并有效提升效率。机关各部门全力协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确保金融服务精准到位。各网点积极深入一线,与小微企业主动对接,了解其经营现状和融资需求,并通过建立企业档案、动态跟踪服务,实现了“走访一企、覆盖一片”的目标。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联社不仅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融资支持,还能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真正做到“精准滴灌”。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联社共走访辖区内小微企业、商户商圈及企业主480户(个),通过“走出去”模式达到“请进来”的效果,成功营销贷款80余户,授信金额3,800万元。

优化业务流程 提升服务效率

针对小微企业对资金的急迫需求,富源县联社精准定位企业融资痛点,量身定制符合本地实际的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普惠小微贷”等特色产品。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联社实现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企业客户通过线上“融信服务平台”快速提交申请,由富源县协调机制工作专班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初筛形成“申报清单”,对满足“五项标准”的企业,经专班复核进入并形成“推荐清单”,推送至意向金融机构。联社根据“推荐清单”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精准分配信贷资源,这一流程的优化有效缩短了决策链条,实现了小微企业与涉农主体的“点对点”支持,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助力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多元需求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富源县联社秉持“支农为先、支小为重”的原则,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针对本地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和乡村新业态,联社加大信贷投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确保金融“活水”直达田间地头。同时通过“服务下沉”,让普惠金融的温度惠及更多客户。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联社设计了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灵活的还款方式和优惠的利率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进一步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实现有序投放 助力经济发展

截至2024年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工作累计投放资金5,645万元,支持实体350余户,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利率优惠、服务升级和政策支持,企业融资成本同比显著下降,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协调机制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还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为富源县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共担则兴。”富源县联社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的根本定位,以务实的行动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下一步,联社将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协调机制的优势,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确保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富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力量。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