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东,乌蒙腹地,云南富源这片充满生机的红土地,正涌动着强劲的发展活力。这片土地孕育了“大河乌猪”、“富源黄牛”、“富源魔芋”等特色产业,承载着高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源县联社,扎根于这片热土,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初心,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2024年以来,富源县联社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28.75亿元,惠及3.2万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了富源县高原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从“中国魔芋之乡”的声名远播,到千年药典孕育的馥郁药香;从高原牧场上传来的嘹亮“牛歌”,到田间地头“乌金”闪耀的丰收景象……一幅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富源大地徐徐展开。在这背后,一支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背包银行”的金融力量——富源县联社,正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着这片沃土,为富源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谱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壮丽诗篇。
初心如磐 “背包银行”情系乡梓
富源县联社,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和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他们深知,每一笔信贷投放,都可能点亮一个家庭的希望,激活一个产业的潜力。联社以党建为引领,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客户经理们背起行囊,踏遍田埂泥泞,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将温暖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他们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政策的宣传员、技术的推广者、风险的防范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干破解民忧。无论是创业初期的资金瓶颈,还是产业升级的融资需求,亦或是突发状况下的燃眉之急,“背包银行”总能如“及时雨”般出现,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排忧解难。
精准滴灌 特色产业“贷”来生机
富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了魔芋、黄牛、大河乌猪等一批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高原特色产业。富源县联社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这些特色产业量身定制金融“药方”,实现了金融活水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风起云岭,“贷”动牛歌。针对富源黄牛产业,联社做深做细“云牛贷”,大力推广“整村授信”、“整族授信”模式。中安街道石岗村的姬加波,正是凭借30万元“云牛贷”,将养牛规模从不足20头扩大到55头,年收入翻番,并带动乡亲共同致富。2024年以来,联社已通过“云牛贷”精准输送3.85亿元金融活水,惠及6210户养牛农户,奏响了高原牧场的“金色乐章”。
乌金焕彩,“贷”出坦途。大河乌猪是富源的“乌金”。营上镇的李纯返乡养殖乌猪,遭遇市场寒流和资金链断裂危机时,是营上信用社的30万元“乌猪贷”让他绝处逢生,重燃希望。如今,“乌金”品牌打响,养殖场浴火重生。富源联社全年发放5500多笔、总额2.35亿元的生猪养殖贷款,有力支持了这一省级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芋”见希望,魔杖点金。面对“中国魔芋之乡”的发展需求,富源县联社创新推出“魔芋贷”产业链金融模式。从富村镇陈丽艳的“佳芋食品”由小作坊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离不开联社从最初10万元到后续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持续“输血”。如今,富源魔芋产业产值超10亿元,联社累计发放的2.12亿元魔芋贷款,惠及3.4万户芋农,让这根“魔杖”点亮了万家灯火。
“烟”火兴旺,燃亮希望。烤烟是富源的传统优势产业。面对烤烟大户彭红波建设150座现代化大棚后的资金周转难题,中安分社客户经理深入田间,现场办公,迅速为其发放70万元“烤烟贷”,解了燃眉之急,预计利润增长近30%。联社累计发放1.35亿元烤烟贷款,支持了9.25万亩烤烟种植,让致富的“烟火”在红土地上持续兴旺。
咩咩向阳,润泽牧歌。对于老厂镇90后“羊倌”王先飞而言,创业路上的资金短缺、羊舍升级、饲料涨价等难题,曾让他濒临绝望。老厂信用社的“信用贷”如雪中送炭,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在后续发展中持续跟进,助其羊群规模超300只,收入增长近50%。联社全年1.25亿元的山羊养殖贷款,正让“咩咩”的叫声汇成富民的牧歌。
药香致富,“贷”动“金”路。返乡创业者王圆决心激活富源千年药典潜力,创办八升生物。在企业转型升级遭遇资金瓶颈时,富源县联社中安分社主动上门,50万元贷款雪中送炭,助其扩大黄精、芍药等种植规模至2000亩,并带动5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过去一年,联社累计发放药材种植贷款超350笔、金额达4400余万元,让乌蒙山间的药香飘得更远、更浓。
春耕序曲,希望之歌。春耕时节,资金是农户最大的期盼。古敢乡补掌村的“稻米能手”张云金,在计划扩大规模时获得联社2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自2024年以来,富源县联社累计发放春耕备耕贷款超6200笔,金额达4.79亿元,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成效显著 乡村振兴动能澎湃
富源县联社,这支扎根高原沃土的“背包银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服务农户,用金融活水激活产业,谱写了一曲曲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从 “药香”弥漫的山间,到“牛歌”嘹亮的草原,从 “烟火”兴旺的田野,到“芋”见希望的沃土,再到 “咩咩”向阳的山谷,以及“乌金”焕彩的猪场,都印证着富源联社“金融为民”的初心和担当。
一笔笔贷款,如同精准滴灌的甘泉,滋润着富源的特色产业;一次次上门服务,犹如春风化雨,温暖着农户和小微企业的心田。富源县联社用“农信速度”和“农信温度”,将普惠金融的阳光洒遍了富源的角落。
截至目前,富源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达66.92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大河乌猪年产值29.32亿元的稳健发展,是黄牛产业年产值20.87亿元的“牛”气冲天,是魔芋产业超10亿元价值链的形成,是中药材、烤烟、山羊、水稻等产业焕发的勃勃生机,更是无数个像王圆、姬加波一样的创业者梦想成真,以及成千上万农户增收致富的幸福笑脸。
正如富源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涛所言:“我们要当好地方产业的‘首席服务官’,让每一份金融支持都精准落到实处,让每一声‘哞’叫、每一次‘芋’见、每一缕药香,都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听的致富之歌!”
展望未来,富源县联社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聚焦“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深化与地方产业的融合,为富源县的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强劲的金融力量!
(通讯员 黄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