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织密民生保障网 当好两保收缴“勤务兵”
发布日期:2025-03-03    来源:珠江网    浏览:3923

到村任职,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缴工作,既是服务群众的“必修课”,也是理解基层治理的“解剖课”。“两保”收缴看似简单,实则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检验基层工作效能的系统工程,需以“绣花功夫”推进落实。

一、读懂政策背后的民生温度

城乡居民“两保”制度本质是筑牢民生底线的重要制度。养老保险关乎农民晚年生活尊严,医疗保险守护群众健康防线。但在实际收缴中,部分群众存在“怕吃亏”“嫌麻烦”等顾虑,折射出政策知晓度不足、服务便捷性不够等问题。这要求基层工作者既要做政策的“翻译者”,用方言土话讲清“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实惠;更要做民意的“倾听者”,从抵触情绪中捕捉服务改进空间。

二、把准收缴工作的三重逻辑

收缴工作需突破“简单催缴”思维,把握其内在规律:一是“信任逻辑”,依托日常走访建立的情感纽带,往往比程式化宣传更有效;二是“数据逻辑”,建立参保台账动态分析,精准定位外出务工、老弱群体等特殊对象;三是“协同逻辑”,联动信用社、村卫生室等阵地,将收缴与养老认证、健康体检等服务捆绑推进,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创新实践提升服务质效

面对群众居住分散、数字鸿沟等现实困难,石龙村探索形成“三步工作法”:线上搭建村民微信群定期解读政策,线下利用晚饭后农闲时间设立“流动收缴点”,针对留守老人推行“代缴代办+入户核查”机制。同时建立预警台账,对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等重点群体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惠民政策不漏一人。

两保收缴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只有把群众的“皱眉事”办成“暖心事”,才能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会泽县五星乡石龙村到村任职选调生 袁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