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丰华街道钟山社区的前身是原滇东磷化工公司,1965年建厂,有来自四川、上海等8个省的133名青年响应“三线下乡”号召,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奔赴宣威融入滇磷队伍,2005年因政策性原因破产,于2007年8月成立钟山社区,设五个居民小组,有楼宇70幢,汉、回、彝、壮、拉祜等8个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钟山社区在构建互嵌式社区工作中,以“四个互嵌”为抓手,谱写了幸福钟山民族融合新篇章。
通过空间互嵌构建共居共学环境
一是打造民族团结文化活动阵地。钟山社区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达52.6岁,对居住环境、生活保障、精神文化的需求凸显,社区针对这一特点,争取项目资金,对社区内水、路、电、社区环境都进行了大幅改造,以一公里步道为载体,通过墙体文化及绘画的方式,打造了文化长廊,既把回忆刻画到了墙体上,也把规划和愿景展现给了居民群众。改造修缮和重新开放企业遗留的活动场所,涵盖了门球、气排球、篮球等10余项文体活动设施,全天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使用。在社区的带领下,居民自发组建了民族舞队伍,自行管理场所、自行组织活动,既满足了社区群众需求,又能让更多群众来钟山社区,实现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二是开辟民族团结专区学习阵地。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党总支带头学,党支部及时学,带动居民一起学,充分利用橱窗、标识标牌、微信群等,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内容,并充分利用民乐亭等户外学习阵地,把课堂搬到居民身边,让民族团结入脑入心,推进民族团结学习教育在钟山社区实现全覆盖,营造“共学”氛围,联起民族团结“同心轴”,推动社区居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通过文化互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共事共乐。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多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组织辖区范围内各族群众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以“有形+有声”的形式融入社区环境中。每年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社区都精心筹备策划,广泛邀请社区各族居民群众前来参加各项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寻根溯源,共忆民族团结奋斗史。用墙体绘画的方式回顾了滇磷的厂区原貌,给社区老职工们构建一个回顾建厂历史、生产过程、生活发展以及他们的奋斗励志的场所,让老职工们“不忘来时路”,激励社区年轻人们忆苦思甜,擦亮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底色。
通过社会互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018年,社区党总支就率先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推选楼栋长、单元长和网格员,近年来,严格落实各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部署,通过社区党组织推荐或居民个人自荐,推选了84名睦邻“守护人”,全覆盖服务70幢楼宇,全面负责单元楼内住户的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民意民情收集。营造了“邻约共守,邻情共知,邻事共理,邻情共帮”的和谐氛围。二是完善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网格化制度,党总支引领、干部带头、守护人发动,精准摸排群众需求、收集改造意愿,充分征求了社区居民以及60年前奔赴滇磷“三线下乡”老职工们的意见,清单化向各级争取项目资金进行老旧小区项目改造,让居民的改造意见变成老旧小区项目改造的成果。社区还紧扣“人气齐聚”理念,依托改造后的活动小广场、社区小院,打造了集邻里议事、民意收集为一体的守护庭院。常态化开展居民说事、邻里议事等活动,一起聊聊自家事、大家事、社区事,从根源发现居民群众所需,让社区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关系更融洽,善治格局更完善。三是“幸福食堂”暖人心。围绕因居家老年人多、外出中年人多带来的“做饭愁、吃饭难”的问题,社区采取“社区党总支+社会资源”助餐运营模式,在社区开办“幸福食堂”,实现“幸福食堂进社区,回应群众最急需”,邀请有资质的商家入驻,对钟山社区的所有居民开放,为居民提供安全、美味的饮食,让幸福食堂体现“小食堂,大幸福”。四是建立鼓励慰问长效机制。为每年考取本科的学子每人发放“金秋助学”奖励,为亡故居民家属发放慰问金,建立困难党员群众台账,在七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为其发放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中。五是“志愿服务”凝聚“社会合力”。社区小微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入户走访,通过排查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风险隐患,在入户走访时,对行动不便的退休老人,主动上门帮助解决水、电、气等问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如发现有符合办理低保或是临时救助的主动帮助他们办理,社区的办事模式也从原来的居民“上门找”变成了社区干部“找上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
通过心理互嵌以法治为基促融合
一是强化各族群众法治教育,从心出发,守“未”成长。针对社区内外出中年人、未成年人多的情况,钟山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区妇联”工作,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群体开展普法活动,增强社区广大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优化成长环境,构筑起安全防线。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系列活动。常态化在社区内开展普法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促进社区各族居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法治养分”充分滋养幸福家园,把法治信仰刻于各族居民群众心间,倡导各族居民群众做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与促进者。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有效化解社区内矛盾纠纷,目前社区已经形成琐事不出楼栋、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和谐局面。
丰华街道钟山社区从破产企业到“三无小区”,从“三无小区”到“幸福小区”,以“蜕”为进,迎来了管理、人心和服务的三重蝶变。社区将立足当下、转身再向前,下足“绣花功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社区治理革新,全力打造“目之所及皆美景、心之所感皆幸福”的互嵌共融家园。
通讯员: 曹若琪 王知娥 张 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