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金融赋能添底气 特色产业焕生机——富源联社金融助力高原特色产业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珠江网    浏览:8693

编者按

滇东富源,广袤沃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大河乌猪”、“黄牛”、“魔芋”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绘就了一幅繁荣兴盛的田园牧歌。富源县联社,这支扎根高原的金融力量,始终肩负着支农支小的责任,以金融活水为墨,深耕本土特色产业,谱写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彰显了新时代农信人责任与担当,为这片高原沃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金秋时节,富源大地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乌猪如耀石般璀璨,黄牛健硕如金锭,魔芋晶莹如翡翠,一幅生机盎然、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生动展现。这既是富源人民辛勤耕耘的成果,也是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的美好写照。

富源县联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首要任务,始终以解民忧、促民富为行进的目标。联社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实干为担当,专注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奏响了一曲又一曲激昂的乡村振兴交响曲,使金融的光芒照亮希望的田野,让金融的活水滋养着这片高原沃土,为富源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磅礴力量。

一、“乌金焕彩”:“贷”动乌猪致富路

富源大河,山水灵秀,孕育了传承千年的“乌金”——大河乌猪。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富源人民世代相传的致富密码。富源县联社深知“乌金”的价值,敏锐地捕捉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乌猪贷”这一金融产品应运而生,赋予了千年乌猪新的生命,推动它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舞台,勾画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画卷。

金融活水滋润“乌金”,点亮了产业振兴的未来。针对大河乌猪养殖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乌猪贷”量身定制了信贷方案,精准服务养殖户,犹如雪中送炭,为他们解燃眉之急。简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贷款如及时雨般迅速降临,温暖了农户的心田。

品牌效应助力“乌金”扬名,农民致富共享红利。通过“乌猪贷”撬动品牌效应,提升产品价值,延长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共同走向富裕的明天。

李纯,曾怀抱梦想返乡投身“乌猪”养殖。然创业之路坎坷,资金短缺令他一度困顿。富源县联社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提供了30万元的“乌猪贷”。这笔贷款犹如甘霖滋润干渴的土地,像春风拂过寒枝,使李纯的养殖场焕发新生。如今,他的乌猪养殖场已成规模,“乌金”品牌声名远扬,李纯也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李纯动情地说:“富源联社的‘乌猪贷’,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希望与信心。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乌金梦’,也照亮了我们村民的致富之路!”

2024年,全县肉猪存栏7.42万头、出栏120.8万头,实现产值29.32亿元。富源联社全年发放了5,500多笔生猪养殖贷款,累计金额2.35亿元,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金融活水,滋养了养殖产业,推动了富源的乡村振兴发展。


二、“牛歌”嘹亮,“贷”出黄牛致富经

滇东富源,沃野千里,滋养了气吞万里的黄牛。它不仅是高原人民的忠诚伴侣,餐桌上的美馔,更是致富的动力源泉。富源县联社,深植这片高原沃土,洞察民生所需,推出“云牛贷”,为黄牛产业注入新生,奏响牧民幸福的牧歌,谱写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牛歌”响起,整村授信暖民心。面对黄牛养殖分散、担保难的困境,联社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免除抵押,将金融服务精准传递至养殖户手中,助力黄牛养殖轻松起步。

“牛歌”扬帆,产业升级添动力。“云牛贷”精准对接黄牛产业全链条需求,涵盖品种改良、饲草种植、育肥出栏等关键环节。金融力量助推养殖规模扩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黄牛产业的质量与效益。

“牛歌”长鸣,绿色发展开新篇。联社引导养殖户转变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支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推动黄牛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金融赋能生态,使自然与效益并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中安街道村民姬先生,早年与黄牛结缘,辛勤耕耘一生。然而传统的养殖模式效益有限,规模难以扩大。富源县联社通过整村授信,开启了姬先生的致富之门。客户经理深入村寨,送上“云牛贷”30万元,为他点燃了养牛的激情,也为致富增添了信心。如今,姬先生的黄牛养殖场已是牛壮膘肥,歌声响彻田间,生活日益美满。

姬先生笑颜盈盈地说道:“有了这30万元的‘云牛贷’,我终于解决了‘牛渴’!我的‘牛日子’越来越红火,这‘牛歌’也越唱越有劲!”

2024年,全县存栏9.82万头、出栏肉牛6.62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现价)20.87亿元。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兴业”,富源联社用金融活水滋养出蓬勃发展的“牛”气产业,更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富源县联社通过“云牛贷”这一桥梁,精确输送3.85亿元金融活水,惠及6,210户养牛农户。这不仅是6,210个家庭的梦想启航,更是无数希望的起点。3.85亿元如同澎湃的金融长河,滋养着富源的黄牛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巨轮破浪前行!



三、“芋”见希望,“贷”富魔芋金希望

富源沃土,神奇富饶,孕育了“地下黄金”——魔芋。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山区百姓的摇钱树,乡村振兴的源泉。富源县联社慧眼识珠,深耕魔芋产业,推出“魔芋贷”,为产业带来新的生机,点燃了山区百姓的致富希望。

金融链条助力产业融合升级。联社通过创新“魔芋贷”产业链金融模式,打通了魔芋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融资堵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价值,促进了魔芋产业的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推动魔芋种植绿色发展。联社贷款引进先进技术,支持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提高魔芋的品质与产量。金融的力量助推绿色发展,营造了宜居生态的美丽乡村画卷。

电商助力拓展魔芋市场。联社通过“魔芋贷”支持魔芋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展销会、线上销售(e滇商城),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富源魔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借助电商平台,富源魔芋香飘万里,声名远播。

富村镇的魔芋种植合作社,深耕魔芋产业,但在扩大规模、升级设备时遭遇资金瓶颈。富源县联社富村信用社主动对接,送上1000万元的“魔芋贷”,为合作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支持。如今,该合作社的魔芋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当地魔芋产业的领头雁。

合作社负责人感慨地说:“感谢富源联社,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深耕魔芋产业的信心与决心。未来,我们将更加努力,把‘佳芋’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30个连片基地,118个百亩方阵,34,431户芋农,12.82万张期盼的面庞,年产18万吨的魔芋,超过10亿元的产值……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更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描绘着富源魔芋产业的蓬勃景象,也讲述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2021年,“中国魔芋之乡”的桂冠加冕富源;2023年,“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的殊荣紧随其后;2024年,中国园艺协会魔芋分会魔芋产业发展大会在富源举行。这些光辉的标签,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这片土地、对这群人民艰辛耕耘最美的奖章。

2024年以来,富源县联社累计发放魔芋贷款2,821笔,贷款金额2.12亿元。金融活水滋养着魔芋产业,孕育了10亿元的产业价值,为3万多个家庭带来了希望,成为富源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富源县联社,通过“乌猪贷”、“云牛贷”、“魔芋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服务高原特色产业,架起了金融与产业之间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富源县联社已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66.56亿元,极大支持了富源县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富源县联社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以金融为媒,汇聚更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以更高昂的姿态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