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中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力量 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
发布日期:2025-04-02    来源:珠江网    浏览:4367

富源县中安街道寨子口万亩农业产业园区位于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有集中连片土地3万余亩该片区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G60高速公路白水站6公里毗邻贮水量3700万立方米、面积9千亩水域的石坝水库具有发展连片种植业的先天优势。中安街道积极争取项目,盘活闲置土地,筑巢引凤。

(一)整合力量,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如何将闲置土地盘活?事关民生与发展,成为困扰街道的一大难题。一是组建专班,驻点办公。抽调各站所的精干力量5人,专门负责开展寨子口万亩农业产业园区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二是拓宽渠道,提高招商质效。工作组先后到贵州、广西、昆明实地考察,除了传统的实地考察、洽谈合作外,还利用富源融媒、珠江源网等新媒体渠道开展招商工作,吸引16家企业主动与街道联系。三是畅通交流,加强政企合作。与引进企业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每月电话沟通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合作早日达成。累计召开座谈会12次、发送政策资讯28次,解决企业困难34个。

(二)党建引领,助力企业落地生根。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300万元,硬化道路2.3万平方米,修建4.5米宽的建机耕道(配套排涝沟)5000余米,修建大棚200亩,修建大型储藏冷库4座,使该片区水、路、林配套,农业生产节水、节劳、节资、高产,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生态农田。二是坚持群众主体,高效流转土地。为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既保障群众利益,又服务好企业发展,寨子口社区党总支召开群众会8次,宣讲政策、规划,同群众算好收入账,配合街道专班进村入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368份,流转土地5312亩。三是优化环境,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23件。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协作,共同优化企业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三)科学布局,聚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按照产业向片区集中、片区按基地划分、加工向园区集中的原则,按照现有产业基础,将农业产业园科学划分为魔芋园、蔬菜园、花卉园、水果园、烤烟园“五园经济体”。二是三产融合,推动精深加工。坚持“生产加工仓储运销”一体发展的原则,新建辣椒、魔芋加工车间、转运中心、冷链仓库,逐步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利益最大化。现已建成9个加工车间,生产的辣椒制品、魔芋制品销往全国各地。三是产业链延伸,拓展发展空间。立足产业园毗邻石坝水库,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修建亲子种植乐园,体验采摘蓝莓、西瓜等乐趣,让城区孩子可以体验种植的乐趣,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600余人次,为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假日经济、周末经济注入活力。

(四)联农带农,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一是健全利益链接机制。将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辐射到周边农户,构建“多元参与+订单农业+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模式。采用订单农业,企业与农户每年签订订单收购协议,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形成2000亩魔芋连片种植,每年订单金额可达3000余万元。二是加强技术指导。通过入驻产业园区实力较强的6家企业组织技术指导,教导农户种植西瓜、辣椒、荷兰豆等高产经济作物,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平均每亩收益可达4万元。有效带动631户烟农种植烤烟、580余户农户种植魔芋致富。三是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园区劳务用工,回引126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实现3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余元。

通讯员:陈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