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钟山乡创新构建“党委政府主导,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协同联动,队室、社区、村寨多元参与”的“1+3+N”社会治理体系,聚焦“重点突破”“部门协同”与“群众自治”并举,扎实推动命案防控变被动“防”为主动“控”,实行“强力治标”与“长效固本”并重,不断夯实命案防控工作基础,推动命案防控“6+2”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1”核引领强保障,凝聚治理向心力。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党委抓总、部门联动、层层落实”的治理格局。以“清单工作法”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深入践行“三法三化”,创新推行“清单工作法”,形成“周安排+月追踪+季总结”的清单管理模式、做到定人定责定时,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更新《钟山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目标责任体系建设任务清单》42期,明确重点任务246项。
“3”方协同齐发力,织密平安防护网。派出所主力攻坚。聚焦治安防控、风险排查、案件侦办,构建“533”防控体系(因地制宜组建五类平安联盟,推行三治融合,搭建“天网、地网、警网”三张网络),全面提升平安共治能力。目前,全乡已建成视频监控2800余路,其中2400余路已接入派出所,深入辖区学校、卫生院、加油站、烧烤摊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18个,刑事发案和治安案件持续下降,近3年无命案发生。司法所联动调处。以“三个环节”闭环管理,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钟山乡聚焦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抓实源头排查、多元化解、闭环管理三个环节,建立“首接必调+分类流转+分级调处”矛盾调解机制,聚焦矛盾纠纷回访督导体系,防止纠纷反弹或矛盾升级,从源头上遏制“民转刑、刑转命”的情况发生,让调处的矛盾纠纷实现“零”反弹。2025年1月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65件,调解成功64件,1件正在调解中,综合调处率98.46%。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强化“综治中心+职能部门+村(社区)”三级联动模式,统筹派出所、司法所、行业站所(部门)、网格员等力量形成治理合力。用精细分类管控法抓好重点人员动态稳控。通过建立“重点人员”台账清单,实施分类建档动态管理。推行风险人员“一人一策一专班”动态管控,实行三级风险分级调整机制。坚持分类施策,严密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每名重点人员有人抓有人管。对重点人员开展“点对点”法治教育,实施普法宣传“三个全覆盖”(标语入村、普法入户、培训到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张贴普法宣传日历860份,宣传单页5000余份,累计进村入户普法宣传30多场次,对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点对点普法500多人次,在各村(社区)共计设置120余条固定宣传标语标识,张贴普法宣传标语条128条。
“N”元联动添活力,画出最大同心圆。以村(社区)、村寨为单元,发动挂村干部、党员先锋队、网格员、驻村工作队等n支力量参与治理。以四项举措抓好群防群治基础建设。推行“百名干部挂百村”一线工作机制。在原先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包村(社区)”层级架构的基础上,发动全乡90名干部职工挂包116个自然村,兼任“第一村长”。坚持靶向思维,建立由村“三委”班子+干部职工+驻村干部的治理架构,组建2支乡级群防群治队伍及11支村级群防群治队伍,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支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组建跨区域调解队伍开展治安联管,积极探索接边地区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措施,与毗邻乡镇建立群防群治、治安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从接边地区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寨老等选取懂法律、懂政策、明事理、会做群众工作人员组建联防联控队伍,合力开展治安管理、社会防控等各项工作。构建末端防处单元。整合村组干部、党员等,划分建立末端防处单元,配强“吹哨人”。截至目前,全乡划分网格单元428个、选配网格员428名,划分末端防处单元766个、选配“吹哨人”766名,累计开展业务培训25场次,开展末端防处单元应急演练13次,网格员、吹哨人处置矛盾纠纷50余起,为外出群众代办便民服务80余件次,集中解决在外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个。延伸网格服务“触角”。坚持“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统筹考虑服务半径、居住形态等因素,将长期居住在罗平、板桥的222户居民,划分为17个“延伸网格”、21个末端防处单元,选配网格员17名、“吹哨人”21名,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服务代办等服务。
下一步,钟山乡党委将务实“三个强化”,根据社会矛盾形势变化,有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进驻、入驻、随驻,以命案防控目标为导向,在“强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树牢命案“可防可控、必防必控”的思想。坚持以案为鉴,汲取教训,进一步压实村(社区)命案防控责任,切实把重点群体存在的矛盾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