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坚持抓产业促增收,突出“有组织引领、工作推动一体化,有党员联带、党群共富责任化,有主导支撑、产业发展集群化,有龙头带动、生产经营联合化,有利益联结、促农增收紧密化”的“五有五化”标准建设,制定《宣威市推进党组织“三个组织起来”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指引》持续强化指导,形成13个先行村示范带动。
聚力示范引领,建强组织兴引擎。持续健全“乡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推广1名党员帮带5户困难户联系10户发展户的“致富网格”模式,开展资金帮贷、技术帮教、就业帮介、产品帮卖、发展帮带的“五帮”活动,聚焦“三个组织起来”核心要义,在全市29个乡镇(街道)择优选取永安村、灰硐村、官寨村等13个“先行村”打造示范矩阵,建立“组织引领度、联农紧密度、产业特色度、增收实效度”四维评估体系,推动形成“对标提升—经验萃取—全域辐射”发展闭环,布设海岱磨戛华滇鲜花饼厂、杨柳克基南瓜加工车间、乐丰邓家村马铃薯加工车间等10余个示范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平均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达50人。
聚势模式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开展“一村一品”党建品牌攻坚行动,创新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总结提炼永安村“1331”机制(“一个核心”、抓实“三个组织起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新一个利益联结机制)、马街村“1314”工作法(“一个核心”、突出“三个组织起来”、抓实一个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蔬菜、花卉、药材和农旅四个产业发展)等6种特色模式,培育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等“新农人”1846人,推广马铃薯、辣椒、生猪等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61个,创新“党支部+乡村CEO+新农人”发展共同体,板桥永安、普立官寨、来宾虎头等地积极探索周末乡村ceo、周末工程师等人才模式,选聘职业经理人7名,打造高端田园旅居“永安ip”,培育农旅融合示范带3条、旅居康养基地1个,13个“先行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
聚能产业升级,夯实共富硬根基。实施“头雁领航·链式攻坚”行动,立足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北京新发地(宣威)国际绿色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需求,形成乐丰马铃薯、倘塘黄豆腐、落水中药材、得禄小菜、来宾绿色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24个,成立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24个。打造乐丰乡邓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冷链物流+电商营销”渔业全产业链、西泽乡新建村“党员示范田+订单农业+精深加工”工业辣椒联合体等特色项目13个,带动超500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