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泽县雨碌乡以“拓就业路、铺创业桥”为核心思路,通过精准施策稳就业、筑巢引凤促创业的双重路径,在转移就业与返乡创业工作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在转移就业方面,雨碌乡始终将“稳就业”视为最大民生工程,精准施策。全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人口2097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8721人,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9.27%。为了进一步鼓励外出务工,雨碌乡为6504名省内外务工人员办理交通补贴,累计发放金额368.05万元。同时,积极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共计711个,不仅确保了返乡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稳岗就业,也兜牢了困难人员的就业底线,增加了脱贫人口家庭的经济收入。此外,雨碌乡还积极搭建就业桥梁,助力群众就近就业。例如,在得知信诚硅胶(云南)有限公司的招聘需求后,乡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招聘信息。4月3日,组织7名群众前往该公司进行实地参观和现场应聘,最终有6人成功入职。此次成功应聘的人员中,有部分此前在外省或省城务工,正是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才萌生返乡就业的想法,而这次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既满足了他们回乡的愿望,也让他们对薪资待遇感到满意。
在返乡创业领域,雨碌乡同样成果斐然。以小米村为例,秉持“筑巢引凤”理念,自2022年以来,锚定“旅居乡村”定位,聚焦“农业+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乡村振兴、农文旅开发、沪滇合作等领域7个项目,累计投入39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目前,创业核心区的水、电、路、网全部提质改造,还建成了300个车位的智能停车场、多功能路演厅、商务洽谈室等配套设施及10个露天商铺,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极大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创业成本。同时,同步推进景区漂流水滑道、峡谷飞天魔毯等14个创业项目建设,形成了“项目带动产业、产业吸引人才”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创业服务方面,雨碌乡强化政策宣导,紧扣“雁归兴曲”政策导向,举办雨碌乡昆商返乡创业洽谈会,组织90名在昆创业就业人士座谈,通过资源宣传片展播、产业图谱解析等方式,全方位推介小米村的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优势。构建“理论培训+实地研学+交流赋能”人才培育体系,2023年以来,开展政策宣讲、创业沙龙等活动16场次,覆盖创业者120余人次,并组织6家创业实体赴贵州、浙江等示范地考察学习,提升项目运营能力。此外,还将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移至创业核心区,设立返乡创业服务专窗和就业服务站,集成工商注册、社保开户等1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累计为2000余人次提供服务,打造了优质的创业营商环境。目前,小米村的创业孵化区已入驻市场主体15家,其中返乡创业实体12家,带动68人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除了文旅产业,雨碌乡的特色农业产业也吸引了不少返乡人员创业。铁厂村通过引进高吉刚、马武海等30余位外出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白芨种植产业。铁厂村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840毫米,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铁厂村先后组织村组干部、种植户到楚雄、文山等白芨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经验,还邀请会泽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块讲解种植技术,并成立白芨种植专家服务工作站。目前,以铁厂村白芨种植基地为中心,已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200余户群众参与白芨、天麻、黄精等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雨碌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在转移就业与返乡创业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绩,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雨碌乡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动相关工作迈向新台阶。通讯员: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