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会泽县“五字诀”抓实干部基本培训
发布日期:2025-08-25    来源:珠江网    浏览:3290

今年以来,会泽县以建立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施训,逐步形成了以“准、统、活、严、效”为特点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聚焦“准”字,确保培训精准对标。始终将“精准”理念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力求训需对路、学以致用。精准锁定培训对象,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 全面系统摸排锁定基本培训对象40578人,做到应训尽训、全员覆盖,避免重复培训、多头调训和多年不训。精准识别岗位需求,深入调研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的履职能力要求和素质短板,量身定制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按需施教、因人施训,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例如,对中青年干部,突出提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培训;对基层干部,突出群众工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安全稳定等实操能力提升。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理论教育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所有班次均设置专门教学单元,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比达70%以上,构建了“1+3”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系统安排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会泽历史文化浅谈》《初谈会泽林产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本地课程,确保培训内容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发展需要紧密契合。


强化“统”字,优化整合资源。针对县域办学基础薄弱、资源分散的实际,树立系统观念,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大培训”格局。统筹师资队伍,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库,内部加强专职教师培养,创新实施“课题申报、集体备课、审核讲稿、公开试讲、评议审定”五环备课制度,储备40门讲授课程;外部聘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乡土人才等19人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说服力。统筹教学基地,整合利用县域内红色教育资源、警示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等,打造了水城红军扩军旧址、纪律建设讲习所、白雾村“三个组织起来”等18个现场教学点,系统开发了《“三个组织起来”促农增收致富》《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会”农文旅“泽”民生情》《钟屏街道“14580”模式》等特色实践课程,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统筹服务保障,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与道成集团在食宿保障、会务服务和物业管理的合作,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水平。


突出“活”字,激发教学内生动力。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的培训形式,让干部教育培训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班次开设灵活,既同时开设学制一个月的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中长期培训班,也有一周以内的妇女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采取政治理论“大班”+专业能力“小班”,分类统筹,分级组织;既用好党校主阵地,又开辟现场教学“第二课堂”,组织8个班次1219人到重点工作一线实践教学。教学形式灵活,不断深化拓展“线上+线下”“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调研+研讨交流”等教学形式,加大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等互动环节比重,强化学员主体地位,推动教学相长、学学相长。2025年举办的8期1348人主体班及其他重要班次中安排专题研讨16次、案例研讨7次,计划外拓展联合培训4期340人案例研讨4次。管理方式灵活,在坚持从严治校的前提下,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营造严肃活泼、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如为到村任职选调生国情调研暨提升履职能力示范培训班、乡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班3期206人组织军事训练实践教学活动2次,为主体班4期306人组织文体团建活动4次。


紧扣“严”字,锤炼过硬学风作风。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贯穿于教学、管理、考核各环节。严格政治要求,将政治训练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净化课件专项行动,清理课件2120页33万余字,宣传教育3000余次,对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学员发言等均严格把关、严格管理,确保党校讲坛无杂音。严格纪律作风,认真落实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前移管理关口,所有班次均开设学风纪律教育“开班第一课”,观看《问“剑”破局》等警示教育片,通报相关典型案例,开展训前纪律提醒并签订学风纪律承诺书1800余份,督促学员自我约束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建立主办单位、承办机构、跟班管理员、学员“四方责任”机制,严把校内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双环节”,严查“课堂纪律、餐饮纪律、住宿纪律”,推动教学管理严在日常、抓在经常,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立足“效”字,着力提升培训质效。牢固树立“效”的导向,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和工作成效。强化考核评价,综合运用结业测试、调研报告、研讨发言、党性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检验学习成效,并作为全面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推动学用结合,聚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好“五个示范标杆”和县委“12345”工作思路,鼓励学员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回,撰写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将培训中学到的思路、方法、经验应用于实际工作,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一大批学员经过培训后,理论素养、政治站位、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了新业绩,展现了新作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