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花海先锋织锦绣 朝夕守护暖罗平——罗平县“一老一小”志愿服务工作实践
发布日期:2025-08-28    来源:中共罗平县委社会工作部    浏览:115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罗平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工作要求,始终将关爱“一老一小”群体作为暖民心、解民忧、增福祉的民心工程扎实推进,通过探索建立1534”工作机制,倾力打造“花海先锋”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全县“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迈入体系化、精准化、长效化新阶段,“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坚实的体系支撑和生动的基层实践

筑牢根基,深耕细作铺就关爱底色。罗平县“一老一小”志愿服务工作立足基层,各部门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暖心服务化解民忧。尊老助老。县科协依托老年大学,孵化“吉祥健身”老年科普志愿服务队,提升老年群体安全防护与生活技能;县民政局聚焦农村空巢老人,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温情陪伴与生活照料活动。护幼成长。县科协“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小学,点燃了儿童探索科学的火种;县群团联盟整合资源,开展多彩艺术体验,通过互动问答、趣味宣普防溺水、防性侵等安全知识。阵地示范。县民政局、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策划“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关爱困境儿童”等主题活动,提升物质关怀的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其中罗雄街道新寨社区和腊山街道法金甸社区已成功建成两个县级“一老一小”示范点,整合文体娱乐、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等资源提供一站式、阵地化综合服务,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

创新赋能,机制驱动激活服务引擎。罗平县始终坚持将机制创新作为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效能的突破口,以“1534”工作机制高效赋能“花海先锋”品牌,推动“一老一小”关爱工作走深走实。平台联动。搭建一个县级联动指挥平台,纵向贯通县、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横向链接资源,为“花海先锋”提供高效组织保障,实现服务精准覆盖。队伍矩阵。组建五色志愿服务队,“花海先锋”依托其精准定位,红色先锋送政策、绿色守护筑屏障、蓝色平安当哨兵,白色天使建档案、金色暖阳助儿童,将党的温暖专业化滴灌至“一老一小”心田。机制闭环。依托现有阵地、政策、社会资源,建立“群众需求处理闭环、志愿者激励评价、培训提升及信息化宣传发动”四项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队伍可持续运转。该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为“一老一小”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制度动能。

提质增效,精准施策提升关爱温度。依托创新机制,罗平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推动关爱工作落地见效。政策入户。红色先锋队深入基层开展宣讲156场,覆盖2.3万户家庭,将党的惠民政策春风化雨般送入寻常百姓家。健康建档。白色天使队覆盖4个社区,为5200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筑牢“病有所医”民生保障网。爱心帮扶。金色暖阳队联合“爱心妈妈”团队,结对帮扶14名困境儿童,通过作业辅导、生日惊喜、书包文具等弥补亲子课缺失,守护儿童心理健康。安全守护。暑期中,“花海先锋”志愿服务队在全县开展“花海先锋筑防线 朝夕守护在身边”主题活动,涵盖防溺水宣传、急救演练等内容,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健康,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惠及民生。在机制的高效支撑下,罗平县的精准措施已累计调处涉老涉小矛盾近400起,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力量深度汇聚。机制的保障切实提升了民生温度,“朝夕同乐”正在罗平县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

从部门联动夯基垒台,到机制创新立柱架梁,再到品牌服务暖心润泽,罗平县关爱“一老一小”的实践探索成效斐然,体现了从碎片化到系统集成、从粗放式到精准滴灌的跃升,深刻印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生动转化。下一步工作中,罗平县将持续深化“1534”机制效能、擦亮“花海先锋”品牌,推动“一老一小”服务向纵深发展,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提升关爱温度,用心用情用力托举“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