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礼街道温泉村,佟丽琼的名字家喻户晓。身兼温泉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和会泽县人大代表的她,不仅是村民信赖的“贴心人”,更是引领村庄发展的“主心骨”。
项目惠民生:为乡村发展铺就“增收路”
在温泉村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佟丽琼始终是创业者最坚实的后盾。她深知,村民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而创业者的难题,就是她的心头事。
打通销售“梗阻”:村里的豌豆、蒜苗、仙人掌等农产品成熟后需及时运出销售,农产品出山成了难题。佟丽琼多次奔走协调,找寻需求方,拓宽销售渠道,为产业发展开疆拓土,并争取资金,多次组织村民投工投劳,适时护路保通,让运输车辆能直接开到地头,让新鲜产品当天就能运出大山。
保障用水“命脉”:干旱季节,种植基地灌溉成了创业者的“烦心事”。她带领村委会班子勘察水源,协调铺设灌溉管道1.2万米,修建水窖32个,引进滴灌技术,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喝上“及时水”。
化解土地“心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村民有顾虑。佟丽琼挨家挨户算经济账、讲发展前景,制定公平的流转协议,既保障了农户利益,又为创业者整合出连片的种植基地,让规模化种植得以实现。
解开碎地“困结”:针对部分土地碎片化、土壤肥力不足、灌溉不便等问题,佟丽琼牵头推进370亩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中,她多次奔走协调,找寻需求方,拓宽销售渠道,为产业发展开疆拓土。同时,争取资金,多次组织村民投工投劳,适时护路保通,她组织村民清理田间杂物、平整土地,将零散地块整合连片;修通1800米“三面光”沟渠,确保灌溉水高效输送到田间;完成2000米乡村道路硬化,原本坑洼的土路变成平整的水泥路,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更让运输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问题。
打造良田“样板”: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她推动5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期间,她带领村委会班子到地块勘察,制定方案,组织工人疏通3000米灌溉用水管道,更换老化管道、清理管道内淤泥,保障灌溉水“通到地头、流到苗间”;修建3800米机耕路,保障了拖拉机、货车等大型农业机械通行需求,让村民告别了“靠天吃饭、靠人力种地”的局面。
代表履职,传递民生温度
作为以礼街道人大代表,佟丽琼始终把村民的呼声放在心上。她常说:“代表不是头衔,是责任,要让群众的诉求有回应、有着落。”她把村委会变成“民情联络点”,在走访农户时认真记录大家的建议,从“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到“修缮拓宽乡村道路”,她把这一条条饱含民生温度的建议带上人大会议,最终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具体举措,让乡村的堵点痛点逐步得到化解。
从守护村民的切身利益到助力乡村振兴,从倾听民声到推动落实,佟丽琼在双重身份中不断切换,却始终坚守着“为村民办实事”的初心。她用实干诠释担当,用真情温暖民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乡村故事。
通讯员 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