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街道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核心,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总抓手,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精准投入保障、硬核落地推进,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现代化新图景已然成型。


精准投入破瓶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街道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民生重点工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工作机制,整合涉农资金、争取专项补助强化投入保障。截至目前,累计改造农田2.23万亩,惠及1205户5085人。昔日“望天田”“零碎地”蜕变为“高产田”“连片地”,彻底扭转传统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条件落后的局面,全面激活乡村经济内生活力。
硬核建设强根基筑牢发展坚实支撑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成效显著。田间道路网络全域贯通,累计建成道路近60公里,含59条规整化机耕路,配套建设错车道21个、挡土墙1039米及排水设施2.95公里,“路通沟畅”彻底破解农机会车难题,为机械化作业铺平道路。水利灌溉体系提质增效,新建高位水池3个,铺设管网11.96公里,设置34个田间取水口,构建“源头有水、田间易取”的精准节水灌溉格局,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浪费、不均问题。地力培肥同步推进,发放商品有机肥1331.73吨,按“人均720公斤+户均160公斤”标准惠及农户,显著提升土壤肥力与农田抗灾能力。
赋能振兴开新局绘就农业发展新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持续释放:机械化普及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大量劳动力从田间解放,转向务工创业增收;高效灌溉与地力培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以此为依托,街道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育特色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催生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等农旅新业态,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注入新鲜血液。如今,高标准农田的示范效应持续凸显,正推动中安街道加速迈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一幅农业现代化新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铺展。
(通讯员:陈沿润)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