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罗平县公安局旧屋基派出所内暖意融融,民警将一本崭新的户口本递到辖区居民王某手中,这个困扰了王某31年的“无户口”难题终于得到解决。看着崭新的户口本,王某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民警的手反复道谢,而这暖心一幕的背后,是旧屋基派出所民警近5个月来跨越村组、协调多部门的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收获了两面锦旗!
今年4月,旧屋基派出所民警在开展日常走访工作时,偶然得知居民王某因特殊原因,自出生以来31年里一直未能办理户口登记。这一“无户”状态给王某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难以想象的不便,就医时无法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出行时无法购买火车票、汽车票,甚至连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福利都因缺乏户籍证明而屡屡碰壁,生活处处受限的王某,多年来一直承受着“黑户”带来的困扰。得知这一情况后,旧屋基派出所当即把解决王某的户口问题列为重点民生事项,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投入到户口补录工作中。
然而,31年的时间跨度,让相关证明材料的收集工作充满挑战。王某的户籍问题涉及历史遗留情况,原始档案资料缺失严重,且部分知晓当年情况的人员已搬迁或离世,调查取证难度极大。但民警并未因此退缩,他们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制定详细工作方案:一方面多次深入王某所在的村组,走访年迈的村民、历任村干部,耐心倾听回忆,逐一核实细节,收集了多份关键证人证言;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民政、卫健等相关职能部门,反复查阅尘封的历史档案,从海量资料中寻找与王某身份相关的蛛丝马迹。期间,民警还特意前往大水井乡,与王某的父亲沟通核实家庭情况,补充完善亲属关系证明材料。经过近5个月的奔波与坚守,民警终于克服重重困难,集齐了为王某补录户口所需的全部合法材料,并按法定程序完成了户口补录审批。
当民警将打印好的户口本送到王某手中时,王某激动地抹着眼泪说:“太感谢你们了!这31年,没有户口我就像个‘外人’,看病、出门都难,现在有了户口本,我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为表达心中的感激,王某特意制作了两面特殊的锦旗,一面写着“为民排忧情深似海,尽职尽责关爱百姓”,另一面印着“一心一意为人民,排忧解难暖民心”,亲手送到旧屋基派出所,用最质朴的方式传递对民警的认可与谢意。
(通讯员:刘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