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下村随访4户,有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患者。”下午7点,结束了白天的日常就诊工作,马武峰医生一边收拾今天入户随访需要的用品,一边向我们介绍着。
这条从村卫生室到村民家的路,松林村卫生室的医生已经走了22年。自从村民在家庭医生协议上按下手印那天起,这条路便成为了他们之间的纽带。
像撒大爷这样不便就医的人员,倘塘镇松林村卫生室的医生签约服务了218名,而他们却能准确说出每一位病人的症状,记得每一个回访,也能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
家庭医生的工作除了基本医疗服务,例如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还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和维护居民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预防、疫苗接种等知识。
对于乡镇的居民,村(社区)卫生室是离他们最近的就医场所,而家庭医生是离他们身心健康最近的医生。从居民完成签约,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开始,不管是疾病预防,健康咨询,还是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家庭医生都会安排的明明白白。
“我们村卫生室管理服务辖区重点人群总的1212人,其中老年人有多少?高血压患者252人,糖尿病患者49人,精神障碍患者有35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30人,孕产妇有55人,0-6岁儿童有428人。”当问起村卫生室的签约患者情况,马医生脱口而出。
像马医生这样行走在路上的家庭医生宣威不止一个。他们遍布宣威的29个乡镇(街道),确保着大山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自2023年从宣威市直医院选派400余名医务人员覆盖全市每个行政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截止2025年7月,全市家庭医生已经签约608049人,履约607828人,履约率99.96%。
为了更好地服务宣威各乡镇街道不便就医的人员,除了完善医疗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外,宣威市还不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的建设,将患者的急救和康复落实在基层行动上。截止目前,全市25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25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6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其中,2个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创建设为社区医院,2个基层医疗机构晋级为二级综合医院,已建成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17个,基层慢病诊疗专科11个,中医馆及康复科7个,全市351个村(社区)卫生室全部完成提质达标建设。目前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让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只是实现《云南省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促进健康县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约家医”行动的第一步,未来宣威市将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患者,实行个性化“1+n”服务清单,实现慢性病患者家医管。聚焦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分病种、按人群制定服务清单,优化服务内容,做到重点人群家医护。推动“智能家医服务”,开展签约服务进企事业单位、进产业园区、进学校、进社区,实现“家医有约、咨询有人、服务有感”。
药箱在肩,晨露在鬓。从健康扶贫到乡村振兴,从疾病救治到健康守护,饭桌旁的听诊器、田埂上的血压计,正将“病根”斩断,你听,这件白大褂让青山有了回响。
通讯员:吕薄林 母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