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以礼街道:党建“暖底色”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9-16    来源:珠江网    浏览:956

近年来,以礼街道紧紧围绕“就业、养老、托育、帮扶、平安”五大民生需求,用“红色引擎”驱动治理效能,用“走心”服务激活治理“微细胞”,让民生温度直抵家门口。

盘活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以礼街道把发展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这一经济引擎,聚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招小商、搭小桥、设小岗、有活可干、活有人干、人有活干“三小三有”措施,全力盘活现有资源。目前,街道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电子产业、玩具制作、服装生产、餐饮洗涤、农特产品初加工等4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6000余名群众解决了就近就地就业问题,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同时,构建了以“幸福里”社区为核心引领,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为有力支撑的“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打造“三分钟就业服务圈”。此外,创新开办1元职工宿舍,为员工提供休息与住宿场所,消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让群众能够更加安心就业。

用心用情,守护“一老一小”

以礼街道始终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从群众“需求端”发力,在“服务端”破题,让关爱服务既有“温度”又有“精度”,推动服务阵地从“有”向“优”转变,让老年生活绽放光彩,让儿童成长充满希望。硬件升级,优化活动空间。以礼街道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对街道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阳光驿站进行升级改造;对135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降低居家安全风险及家庭负担。从清理整治到功能重建层层推进,从“沉睡”资源到“幸福港湾”,每一处空间的升级改造都让硬件设施“焕新颜”“展新貌”。软件增值,提升服务质效。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设置老年活动室、健康驿站,邀请医护人员为老年人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等活动,切实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多元的养老服务;开设“老年食堂”,每天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目前已服务老人1200余人次。打造多元化儿童服务阵地,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儿童之家、阳光驿站、童伴妈妈,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知识讲座和模拟演练,丰富孩子课余生活,提升孩子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设立就业幸福里社区儿童之家,为在辖区企业上班的务工子女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有效缓解务工群众子女“看护难”的问题,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家长们安心工作。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惠及儿童4000余人次。

精准施策,护航“一残一困”

以礼街道聚焦辖区双低家庭、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以“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为核心,从生活帮扶、健康保障、精神关怀等维度发力,用“靶向式”服务为特殊群体撑起“保护伞”。精准化开展“政策帮扶”,确保特殊群体生活无忧。识别低保4660人,特困人员113户113人,困境儿童90人,残疾人2530人,将困难群众“依申请救助”转变为“主动发现救助”,使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常态化开展“生活帮扶”,打造“健康上门”服务。医护人员每月按时为特殊群体免费体检、测血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并动态跟踪;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提供代购生活物资、疏导心理困惑等服务。积极促进残疾人稳定增收,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口提供“零距离”家门口就业服务,开发居家就业、公益岗位、帮扶车间等灵活就业形式,帮助85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就业权益。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为175户特殊群体家庭安装扶手、防滑垫、无障碍通道等,解决日常出行与生活难题。此外,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防溺水、防拐骗、消防安全、健康卫生等宣讲,提升特殊群体自我保护意识。今年以来累计走访困难及特殊群体8000余人次,开展主动救助465人次,解决困难群众需求101起;累计发放双低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困境儿童、临时困难救助等特殊群体补助救助金超1912.47万元,惠及5772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95.65万元,惠及2530人。

综治赋能,建设平安家园

以礼街道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网格深耕、科技赋能、暖心服务“四轮驱动”,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以礼街道严格落实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通过构建矛盾发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依法办理、动态管理、闭环督导的全流程闭环体系,确保治理流程规范有序。同时,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平台,实现网格员巡查信息、重复报警数据等实时共享;健全“街道大工委揽全局、社区大党委抓总体、网格党支部强服务、楼栋党小组优管理、党员中心户作表率”的五级联动排查组织体系,实现辖区村(居)民小区矛盾纠纷排查体系全覆盖。依托现有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5个村(社区)划分为108个网格,网格员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实行“包保责任制”,对网格定人、定岗、定责,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推行“1+2+n”工作机制,有凝聚多方工作合力。推进“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建设,整合执法、公安、司法等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阵地,设立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八大功能室,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解服务;建立“17130”调处工作机制,即矛盾纠纷1天内交办、一般性事项7天内办结反馈、复杂问题1个月内办结反馈、3个月跟踪回访、问题动态清零。打造“数智以礼”平台,实现辖区动态“一屏”调度指挥,“人防+技防”多角度、立体化巡防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

以礼街道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让平安建设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邀请老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组成“平安志愿”队伍,充当矛盾调解的“润滑剂”与“减压阀”。用拉家常、讲情理的方式梳理矛盾症结,既讲法律政策底线,又顾邻里情分温度,成功化解多起口角争执、杂物堆放纠纷等“小事”。同时,还主动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和便民服务员,参与常态化反诈、禁毒、消防安全宣传,同时为独居老人提供代购、上门探望等暖心服务,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以礼街道将“平安宣传”融入日常治理。联合派出所开展“反诈进社区”“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组建“平安志愿队”参与“夜间巡逻”,形成“白天有人看、晚上有人巡、遇事有人管”的防控格局。

通讯员:高红梅




相关推荐